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摸清“家底”助力村级集体增收

杨斌英 徐 超

  “通过对集体资产的集中清理追缴,这幢老茶厂厂房终于收回来了。接下来,我们将把它改造提升为电商仓储楼,预计年租金将达到30万元以上。”近日,安吉县杭垓镇杭垓村村监会主任蓝菊花高兴地说。

  该项村级资产的增收增值,源于杭垓镇开展的“三不合同”专项清理工作。今年以来,杭垓镇纪委监委联合镇“三资”中心,围绕“村级合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在全镇1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启动了不合法、不公平、不规范“三不”问题合同的专项整治,全面摸清村级合同“家底”,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在清廉乡村建设和日常巡察中,发现村级合同管理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村存在着集体资产招租不规范、租期过长、租金收取不及时等情况,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杭垓镇纪委书记沈阳说。

  为促进村集体资产资源合法合规开发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杭垓镇纪委启动了“村级合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工作,由镇纪委、镇“三资”中心牵头,发挥联村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按照“依法依规、应追尽缴,分类处置、确保稳妥”的原则,开展村级集体资产的专项治理,全力破解村级集体资产低价流转、廉价租赁等突出问题。

  杭垓镇文岱村在专项治理中对2007年时租赁给农户的集体山林合同进行了集中清理,追缴14户28块宗地的承山林包款27540元,终止合同19户29块宗地,收回山林面积210.4亩。现在,这些收回的山林上已经种上了药材黄精,成为安吉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典型。

  “村级合同关联着权、钱、村级集体经济与利益,村级合同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维护村级权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减少农村基层信访矛盾,不容小觑。”杭垓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杭垓镇已先后清理规范合同76份,废除终止无效合同40份,收回拖欠租金4.6万元,收回门面房、旧厂房等经营性资产7间,有力维护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化解了多年来的信访不稳定因素。

  在清资核产、分类处置的基础上,杭垓镇将进一步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化管理办法》,对新签合同实行从拟稿到入档登记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实现对不公平、不规范合同的源头预防和遏制,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摸清“家底”助力村级集体增收 2022-07-12 浙江日报2022-07-1200008 2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