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再获殊荣 王金法广播“历久弥新”

王凌云 杨斌英

  近日,王金法广播工作室获评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这让大家又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团体。

  在吴兴区织里镇,王金法广播被誉为“永不消逝的电波”,5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假日无休,用浓浓的乡音传递着政府方针政策、每日天气预报、春耕秋收、家长里短……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王金法广播都会讲。

  今年7月以来,作为宣讲员的王金法格外繁忙。他受邀参加全镇34个行政村、22个社区的理论宣讲。从早晨到傍晚,宣讲排得满满当当,他一天跑4个单位,没有课件,只有一份份的笔记,一次宣讲不多不少45分钟。结合每个村社的不同情况,王金法的每堂课也都讲法不同、内容不同,并用方言认真做好每一次宣讲。毫无例外的是,每次宣讲都金句不断、掌声不绝。

  在“老王”忙碌于走村入社的同时,工作室的年轻人孙涛、何捷则在公园、车间等场所开展一场场别具风味的宣讲,针对的主体不同、宣讲的主题不同、采用的方式不同,但主旨和方向始终未变,热情始终未减。

  近日,在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孙涛、何捷结合织里童装产业,用通俗的语言向群众传达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现场欢呼声不断。“王金法广播工作室的宣讲员每次在志愿广场附近开讲,我都会去听,觉得很有意思,能更通俗地了解国家、地方的新政和织里童装的发展趋势。”附近的童装户徐静说。

  宣讲是王金法广播工作室的主要工作,现以王金法为领头羊,工作室共有4名专职宣讲员,102名兼职宣讲员,平均一年宣讲达800余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宣讲外,工作室还有视频和广播两种宣讲方式。宣讲员不仅要做足功课、备好课件,做好线下宣讲,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在视频录制和广播录制上。

  这几年,工作室开设的“车间好声音”和“青年会客厅”等便民服务、情感舒缓类栏目,受到了大众的追捧。7月4号,“青年会客厅”邀请了吴兴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徐建平做客直播间。直播期间,热线一度被“打爆”,30分钟的栏目,累计打入电话达344次。

  事实上,“青年会客厅”早在2017年就已上线,是以网络热点话题为点展开“严谨细致”但又“轻松愉快”的线上宣讲和邀请各行各业线上答辩的栏目。上线5年来深受听众朋友喜爱。如今“青年会客厅”已发展成为拥有3档节目,涵盖热点话题、青年交流、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网络电台,粉丝已超13万,成为网络电台宣讲的新生力量。

  除却“老王”和专职宣讲员,兼职宣讲员则发挥着专业领域做好专业宣讲的职责。他们有农民、工人、企业高管、医生、教师、律师等,但他们都热爱宣讲,并自豪于宣讲。102名兼职宣讲员,每周或者几周都会以两两组合或者“单打独斗”的形式做好一次宣讲,一年宣讲500余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荣获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这一荣誉,对王金法广播来说,实至名归。53年的坚持,常做常新,王金法广播将一如既往地服务织里镇45万名新老居民,唱响基层好声音。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再获殊荣 王金法广播“历久弥新” 2022-07-12 浙江日报2022-07-1200004 2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