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打造幸福共同体

海宁市海洲街道: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钟 秀 应妮杰 莫群超

  社区虽小,但却是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共同体。聚焦问题、投入心力、补齐短板、改革创新,在推动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城乡社区治理上,海宁市海洲街道有妙招,通过党建统领下的“全周期管理”理念,探索打造出了“居于一隅 偏安一方”的良好“生态”。

  机制优化。海洲街道新庄社区新悦花苑小区的新庄路,是一条南北主干道,由于人车混流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在充分听取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海洲街道新庄社区决定通过在道路两边增设人行道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但道路维修资金怎么来?海洲街道推行的“社区大党委”“四共四筹”等机制破解了新庄社区这一难题。海宁市传媒中心、钱江生化公司等11家党建联盟单位认领了道路维修项目,众筹了26万多元。街道纪委及时、精准把监督工作融入该项目中,实现专款专用。

  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协调联动,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2022年,海洲街道公益创投项目累计签约20个,涵盖庭院美化、城乡融合、青少年“双减”等多方面,为破解城乡社区治理难题注入了新动力。

  众管微治。在“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模式下,海洲街道将“格”划分至最微单位,把治理服务根植于最微单元之中,让精细治理变得触手可及。“我们还建立了‘平战转换’体系,以任务清单化、目标具体化明确平战转换职责清单,充分发挥了楼道红管家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锋作用。”海洲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坚持以促进新居民融洽度提升为目标,海洲街道还依托网格治理探索开展了新居民党建系列行动,营造出以心联“新”的融洽氛围。

  “新居民—房东—微网格长—社区—片警”多方双向流动的新居民管理模式是海洲街道探索的新居民管理“家长制”,由房东担任新居民“家长”参与协同管理,并利用精准化、数字化的数据网,走出了党群共同发力的“群防群治”新居民管理服务新模式。目前,新悦花苑小区400多名房东已发展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最小自治单元,新老居民的幸福共同体在400多名“大家长”带动下慢慢显现。

  示范先行。“像家一样的舒适和温暖,来到这里就像回家。”这是海洲街道老百姓对依托城乡社区居民会客厅建立的党群综合体的一致评价。城乡社区居民会客厅是海洲街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的新载体,促进活动场所从“零散”到整合、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主动”、作用发挥从“单一”转向多元。居民会客厅、党群综合体、未来社区、国际化服务……这些是海洲街道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服务供给的探索。

  除了居民会客厅、党群综合体,海洲街道正在逐步探索未来社区建设,优化国际社区服务。海洲街道洛川小区是海宁市首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双漾里社区中的先行改造单元。洛川小区通过乘“锋”驿站,结合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邻里共融。在国际化社区服务供给方面,由亚洲举重联合会和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同意授牌的亚洲举重训练中心项目将于今年11月在海洲街道竣工落地,项目将全面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城乡社区国际化服务水平。

  下一步,海洲街道将深刻领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做好“结合”文章,以经济发展有成色、城乡发展有品质、平安建设有提升、疫情防控更精准、民生事业更蓬勃、党的建设更扎实为目标,在“一区两城”建设中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交上优异答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海宁市海洲街道: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2-07-12 浙江日报2022-07-1200013 2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