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朝天摆”、监控画面“黑屏”、故障修理不及时……记者调查发现——
部分“阳光厨房”难见“阳光”
本报记者 李攀 周旭辉 浙江法制报记者 徐冬梅
动动手指,就能在外卖App上通过监控视频实时查看商家后厨的工作环境、原料处理过程、烹饪加工情况等,我省大力推动建设的“阳光厨房”,让消费者在点外卖时有了更多安全感。然而,有湖州市民近日在点餐时发现,有的外卖商家在外卖平台上未能呈现“阳光厨房”,有的摄像头安装设置不规范,有的监控画面打开后却一片漆黑,让人难见“阳光”。
为更好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下称《条例》)明确规定,外卖商家应当在经营者信息页面的显著位置,以视频形式实时公开食品加工制作现场。为推动《条例》落地,我省市场监管部门依托“浙江外卖在线”平台应用,将外卖商家的“阳光厨房”接入网络订餐平台,通过“明厨亮灶”直播,让消费者在点餐时可以观看商家后厨实景。
作为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外卖食品卫生监管难问题的创新手段,一些“阳光厨房”却为何难见“阳光”?
长兴县利时广场是当地在今年创建的首个“阳光餐饮”示范街区(综合体),按照创建标准,“阳光厨房”建成率需达100%。7月6日中午,正值用餐高峰,记者打开外卖平台发现,位于广场14幢3楼的一家“东池便当”连锁店,并没有查看“阳光厨房”的链接,平台的商家信息栏内只有营业执照以及两张餐厅环境照片等。记者走进这家餐厅后厨发现,用于“阳光厨房”的监控探头已安装,但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商家解释因店内的插座数量有限,为保障设备运行,临时切断了监控。可是当商家重新连接电源后,在外卖平台上仍然看不到店内的监控视频,至于如何才能恢复,商家表示不清楚。
记者发现,商家擅自切断监控、变更监控探头位置的现象不在少数。记者随机抽查了利时广场附近的两家外卖商家的“阳光厨房”使用情况,其中一家将监控探头朝向天花板,另一家用塑料袋等杂物堆积在探头周边,消费者很难清楚查看后厨操作情况。
一些监控探头在安装、维护等环节也存在问题。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南浔区南浔镇人瑞路上的“你好麻辣烫(新浙北店)”,这家店的监控探头被固定在外围的收银区,内部的食品加工区则成了“盲区”。“当时运营商来安装的时候就是这么设置的,我们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商家告诉记者。在相邻的一家韩式炸鸡店,商家告诉记者,早在1个多月前,他们就发现监控发生故障,但报修电话始终打不通。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即便监控安装使用规范、日常维护正常,在外卖平台上看到的监控画面却一片漆黑。在一家名为“东大方”的餐饮店,记者在后厨看到共安装有6个监控探头,将后厨洗菜、烹饪等区域全部覆盖,但在外卖平台上,只有一个监控画面可以观看。商家对此也非常不解:“这个监控是今年新装的,和其他的旧监控属于不同运营商,不知道问题是否出在这里。”记者随机走访了3个商家,同样发现在外卖平台上新监控“可视”、旧监控“黑屏”。
据了解,自今年2月17日起,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开展网络餐饮集中攻坚行动,明确到4月底前,完成对外卖商家“阳光厨房”建设的查漏补缺和“回头看”工作,并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查处。
针对记者反映的情况,7月6日晚7时至7月7日凌晨零时30分,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了全市外卖商家“阳光厨房”1402家,正常在线941家,正常在线率67.1%,461家外卖商家存在后厨监控未开启、外卖平台上“明厨亮灶”窗口黑屏、后厨监控摄像头拍摄方向不准确等问题,占抽查商户总数的32.9%。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州市域范围内的外卖商家共有6900多家,点多面广。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集中抽查摸排,对一些外卖商家不规范使用监控、运营商不规范安装监控等现象,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整改。至于一些商家的监控画面在外卖平台上出现黑屏等异常情况,近期将联动各家运营商进行技术分析,提升数据共享效率。此外,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入网餐饮单位“后厨可视化”。
省政府咨询委委员、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表示,“浙江外卖在线”平台应用上线以来,赢得群众普遍点赞,“阳光厨房”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直接关系这项数字化改革成果的生命力。他认为,要让一个好应用健康成长,软硬件设施迭代升级固然重要,同时不能忽视人的因素,如果监管维护不能及时跟进,花大力气建设的应用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让数字化改革成果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