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临平:凝聚红色力量 赋能富美乡村

  “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在学习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后,杭州临平区塘栖镇塘栖村党委书记唐国标在笔记中写下了以上内容。他说:“省党代会提出的推进‘两个先行’号召振奋人心,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更坚定了带领老百姓迈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劲头。我们也将坚持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继续建强组织固根本、因地制宜抓发展、紧贴民生强治理。”

  与唐国标一样,近来,临平区塘栖镇各村社“领头雁”纷纷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关键词,结合村社实际思索,如何在党建统领下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实现强村富民。项目练兵、特色引才、做深服务……思索中,塘栖镇也总结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与新思路。

  共富领航

  为乡村振兴强组织

  今年4月,在杭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共富村、共富带、共富联合体名单中,塘栖镇塘栖村、丁河村、丁山湖水韵风情共富带、塘栖未来乡村共富体纷纷上榜。依托临平区在塘栖镇9个村企建立的基层党建联系点,塘栖镇以党建统领乡村产业项目发展的模式,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的向好局面。

  2021年,丁河村因地制宜成立了综合性产销对接平台——鱼鹰团团批供应链。鱼鹰团成立后,丁河村挖掘出了26种本地产品,帮助本村12户手艺人推广特色美食。成立后的3个月内,粢毛肉圆、红烧羊肉等多种本地特色农产品在平台中的销售额达60余万元,成功打响“鱼鹰严选”品牌,持续扩大塘栖美食知名度。此外,丁河村还在“未来可栖”党建联盟的助力下不断推动新乡贤代表返乡创业。丁河村党委书记朱祖华介绍说:“从鱼鹰文化中,我们提炼出了‘潜下去’‘摸上来’‘抓落实’的‘鱼鹰工作法’,助力丁河村探索一条独特的共富路。”

  不只是在丁河村,塘栖镇其他设有基层党建联系点的村社,也已多点开花——塘栖村推出7支“栖彩+”骨干队伍和“全域红”积分贡献值体系,与6家单位结成“村富+民富”战略合作;丁山河村联合老刀食品打造了“百匠工坊·丁山河幸福小院”,以文创发展助推精神富有;超山村充分利用超山风景区、江楠糕版馆、盆景艺术博物馆、塘超小径等特色资源,设计打造以“研学、采摘、赏梅、清心”为主题的4条红色研学路线……

  特色引才

  为产业创新注活力

  强村富民,关键在人。乡村人才如何引、育、培,是一项大课题。于临平而言,也不例外。

  为进一步推进丁山湖核心圈示范片区和数字乡村建设,7月1日下午,临平区乡村共富人才学院在塘栖镇塘栖村揭牌成立。临平要在塘栖村搭建一个以乡村人才培养为课题,围绕“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综合式培训平台。

  临平为何以塘栖村为起点,探索乡村人才的培养路径?塘栖村是杭州市首批共富村,也是塘栖镇打造丁山湖核心圈的共富示范村,在众多基层党组织中有着“领头羊”的作用。临平区正是发挥该村的这一特色优势,组织学院与多所高校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聘请多位省级兴村治社名师担任讲师,多位高校教授、党政专家等担任智库顾问团成员;将课程内容聚焦于培养农村管理服务人才,以“理论+实践”“田间+地头”“情景+互动”的方式实现乡村人才引育。

  除此之外,塘栖镇还建有临平区首个镇街级人才服务枢纽——人才之家塘栖驿站。作为塘栖镇的人才主阵地,人才之家塘栖驿站联合泰昌、宝晶党群服务驿站等两新党建示范点、园区党群服务驿站,已累计开展“栖才”服务、创业沙龙等活动30余场,帮助已来科创园成功招引人才企业13家。近日,作为临平区科技人才月活动之一,塘栖镇还举办了“新材料·新智造”创业项目融资路演活动,为优质项目整合创投资源,也为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发展助力。

  优质的人才引育环境,既需要阵地支撑,也需要人才政策的加持。对此,塘栖镇为推动人才政策本土化,因地制宜推出塘栖版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栖才十条”。据塘栖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政策可通过落户随迁、家属就业等7项优惠“一卡式”集成,为人才及其家属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持续深化升级“三服务”。

  此外,塘栖镇以赛育才,已连续举办4届塘栖工匠评选系列表彰活动,深入挖掘本土人才及在塘企业高技能人才、工匠。

  走村入户

  为基层服务增保障

  为保产业、促增收,临平区正不断深化镇(街道)干部组团联村(社)机制,在塘栖镇试点“1+1+1+N”的联村(社)战团服务模式。即1名镇领导班子或调研员担任组团团长,1名机关中层干部担任组长,1名机关年轻干部担任兼职副书记,形成固定队伍,通过定人、定时、定职、定题、定规的“五定”工作法,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

  塘栖镇枇杷节虽落下帷幕,但组团联村(社)的党员干部们并没有停下脚步。每到周三,塘栖镇柴家坞村组团团长高水娣都会准时到村,跟村民们保持常态沟通。“枇杷是不少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村里的重要产业,作为组团联村干部需要在枇杷种植、销售的各个环节做好保障。”高水娣说。

  组团联村党员干部下村,不仅是为了紧密与群众间的联系,更是带着服务走村入户。党员干部在西苑村朱家门等区块推出“人才责任田”,由农技人才和农村“土专家”定人、定时、定责指导农户科学种植采摘枇杷,有效提升枇杷树成活率和产量,减轻困难农户种养压力;充分利用“枇杷综合开发利用”等校地合作涉农项目,实现高校送课进村,帮助村民挖掘枇杷花果的潜在价值……

  临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临平区正紧抓“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以基层网格智治夯实基层力量,在攻坚难点项目、护航中心工作中锻炼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图片由临平区塘栖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临平:凝聚红色力量 赋能富美乡村 2022-07-08 浙江日报2022-07-0800006;浙江日报2022-07-0800005 2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