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今日宁波

江北洪塘:产业赋能打造共富新乡村

段琼蕾

  东靠保国寺、南傍慈江水、北接北山游步道、西连荪湖,发展乡村旅游,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安山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随着宁波城市发展北拓,安山村离城市建成区越来越近,从宁波市中心开车,仅需半小时左右就能到达。

  近年来,洪塘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发展新思路,通过环境品质提升,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不断探索“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安山乡村游的名气越来越响,今年以来,来这里参加亲子游项目、研学游项目的市民就有不少。

  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艺术家等人才聚集在此办公、生活,实现了产业转型更新与村民致富的良性互动。如今的安山村,开启了集农业种植、休闲观光、文旅融合一体的“甜蜜事业”,不仅是省级民宿集聚村、乡村度假胜地,更是乡野办公的好去处、学子研学的好地方。

  村民收入实现从自己搞农家乐、民宿致富的1.0版本到开店+租金股金薪金同步创收致富的2.0版本迭代升级。2021年,安山村集体经济收入618.55万元,其中村庄经营性收入达447.65万元,还先后拿下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参观点等荣誉。

  2012年起,安山村开始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在江北区和洪塘街道的支持下,村里请设计师进行村庄整体规划,对540处房屋进行了外墙面统一粉刷和仿古屋顶等改造,马头墙,白墙青瓦成了安山村的新名片。

  环境好起来了,很快引来了村民回来创业,王少华就是其中一位。线下,她利用自家房子以及从周边亲戚家租来的老房子,开起了民宿“老樟树”,营业后一炮走红;线上,她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起了安山村的农副产品,包括大米、水果等,为村民致富寻找途径。

  目前安山村已建成投用农家乐、民宿10多家,民宿床位近百个,100余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一尖设计学院、尧青美术工作室、什物花园等业态的加入,组成完整的休闲产业链,安山村俨然成了宁波市民登山赏景、品农家菜、体验民宿的“后花园”。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洪塘街道在高质量推动保荪区块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引导安山村民宿老板开拓小而精致化的业态,比如承办田园户外宴、定制毕业趴等;借着“灵山慈水休闲生态带”精品线的建设,联动沿线其他村庄,将旅游模式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

  民宿同样是“构城·安屿”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一群热爱生活的建筑师将村里的“锁厂”改造而来。项目负责人张小晨说,当初是怀着民宿梦而来,后来发现乡野间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他们来挖掘,于是他们决定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聚落。

  所谓聚落,即定位为多业态混合的人文社区,如今,这里已集聚了建筑、景观、婚礼、服装、家居、油画等领域的一批设计师或艺术家工作室,还有微民宿、咖啡厅乡野小酒馆等,同时,这里也是浙江万里学院的安山人文聚落实习基地。

  一个乡野办公的场景逐步形成,新住民的到来为村里注入了年轻的活力,有村民新开了小面馆、小餐馆;人文聚落租用农田种植瓜果蔬菜,作为人文社区共享和留作田园爱好者的体验基地;还将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瓜果采摘等通过文化包装,宣传推广出去。

  接下来,洪塘街道将在安山村打造全市首个“共富”主题的乡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党员带头直播卖货、联盟搭台,引导片区农民发展直播经济;充分发挥慈水安山党建联盟作用,把安山片区打造成“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既能游山玩水又能住假养老”的美丽乡村新样板。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23 江北洪塘:产业赋能打造共富新乡村 2022-06-30 浙江日报2022-06-3000013 2 2022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