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的N种可能
孟琳
孟 琳
夕阳下,放学的孩子已经占据了书屋的最佳位置,开始阅读昨日尚未读完的故事,旁边的家长则在下单购买想要收藏回家的书籍。这发生在德清农家书屋里的一幕幕场景,一直徘徊在记者的脑海里。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作为承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末梢,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经常“打卡”的文化栖息地,让小村庄也拥有了“诗和远方”。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书屋、爱上阅读,农家书屋逐渐成为凝聚精神、促进乡风文明的“文化粮仓”。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经常在农家书屋待上半天的读者朱明清。她是乾元镇修吉堂国学图书馆的常客。她说,对于农家书屋而言,书籍是最基础的服务,还可以加载更多内容,比如对村志或者村史进行编撰整理、采集地方文献资料和好人好事,通过挖掘民间技艺和艺术的保存,保护和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品牌,以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强化文化认同与凝聚、提高文化传承与创造的积极性。
小小农家书屋可以大有作为。有书店管理者表示,可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文化引导功能,打破其“送文化”的传统角色定位,将“传播文化”的单一功能扩展到“记录文化”“创造文化”的多项功能上来。当你想要了解一个村庄,可以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它有厚重的地方史志、热闹的地方戏曲、精彩的艺术展览……从这一维度来说,农家书屋完全可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