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专版

余杭:城市与文化共融,绘精神富有长卷

  共同富裕不仅要促进人民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要同步促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近年来,为高质量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余杭以落实2021年度浙江省文化工作大会工作部署为主线,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创新优质、优惠、多元的文化服务和产品,推进“五馆一中心”“一场两馆”等重大文化地标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型余阅阅读空间,创新推出“文化管家”“文化点单”等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文化精品繁荣发展,在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进程中彰显文化担当,使余杭人文之美更加彰显,人民精神生活更为富足。

  提升服务能级

  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

  原先余杭区的市民想要欣赏高质量的话剧、音乐会等只能往主城区跑,如今,这样的状况即将被改写——一个现代化、复合型、智慧化的余杭文化中心将面向市民群众全新开放亮相。

  项目作为余杭区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点睛之作”,包括剧场、图书馆、展厅、文化驿站等,开放后将成为一颗高颜值、有气质又时尚的“耀眼明珠”,极大地满足老百姓对好剧目、好演出等的需求。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完善场馆等文化设施是应有之义。近年来,围绕新余杭“一廊一轴、一心三片”的总体城市空间规划布局,余杭区不断提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嵌入式打造高密度覆盖、融入群众生活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网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未来科技城占据余杭区的中心位置,是余杭区发展的核心。余杭区推进未来科技城“五馆一中心”(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高水平规划国际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足球场)等重大文化地标和公共文化设施,全区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实现镇街全覆盖。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要义所在。余杭区依托空间、标准、服务三个“集成”打造文旅融合型余杭新型文化空间。余阅阅读空间遍布文体场馆、民宿、旅游景点、咖啡店、地铁站、写字楼、社区、工业园区等场所。5年内将建成70—100个阅书房、书舍、书吧,实现公共阅读服务到基层,让广大市民体验触手可及的优质阅读服务。

  “文旅融合也让余杭区诞生了大量融合当地文化、民俗、旅游元素的文艺精品。”余杭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余杭瓶窑镇西安寺村村歌《秋风吹过的村庄》荣获2021“诗画浙江”旅游歌曲大赛金奖;余杭区文化馆创作表演的杭摊《施昕更》荣获省第十一届群众曲艺大赛金奖,越剧小戏《一张化验单》荣获2022年浙江省“群星奖”(戏剧类),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小戏类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复赛,余杭小百花创排的新编廉政历史故事剧《却金亭》担任2022年“西湖之春”艺术节开幕大戏,深受好评。

  升级文化惠民

  推动文艺之花开满城乡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精神富有不可缺少的部分。为落实《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及“推行浙江文化保障卡制度,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可持续、高质量”的工作指示,余杭区文广旅体局主动探索文化保障卡机制,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余杭特色的“精神富有”新路子。

  “这张余杭文化保障卡里包含到的商家比较多,而且折扣力度也比较大,使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近日,作为杭州市劳模的王晓明通过扫描“余杭一码通”,半价购得一张电影票。王晓明也是余杭区首批领取余杭文化保障卡的用户。

  今年5月底,余杭区推出首批文化保障卡共计7000张,市民只需在手机上一键申领,就可以在影院、书店、旅游景点等文旅场所享受消费优惠,获得更加优质多元的文旅服务。据悉,余杭是浙江省第一个发放文化保障卡的区县。

  余杭区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发放文化保障卡只是举措之一。今年5月底,第七届余杭艺术节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拉开序幕。余杭艺术节是余杭区举办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群众参与面最广的文化盛会。

  “此外,我们还通过‘相约’‘美丽洲’等文化惠民品牌,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余杭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艺术节以外,今年余杭区还将开展“相约你我他 文化进万家”文艺下基层演出190场,送书下乡10万册,“美丽洲”大舞台30场,“美丽洲”故事会15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展示余杭的文艺气质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艺术与城市深度融合。

  锚定品质发展

  搭建一体化服务矩阵

  初夏,走进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也就是老百姓亲切称呼的“大屋顶”,书香伴随着咖啡香一起袭来,将夏日的燥热隔绝在门外。这里涵盖了轻食咖啡、文创好物、文艺展览等各种品类,还打造了“樱花季”“仲夏夜”“新浪潮”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IP。

  “良渚文化村的居民都称呼自己为‘村民’,这是特别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的一个称谓。依托‘大屋顶’,衍生了系列子品牌:村民书房、村民阅读、村民创客、村民剧场等,村民变成了一个有尊严、有价值、有文化、有追求的群体。”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分城乡,漫步在余杭街道,一座座现代化的镇街综合文化站拔地而起,一家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和余阅公共文化空间不期而遇……一个以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为主阵地、以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为基点、以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场馆为补充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已然形成。

  在余杭瓶窑老街,这里正在打造“非遗街区”,已建成杭州首个非遗馆群,包含良渚玉雕馆、余杭纸伞馆、瓶窑陶艺馆、风筝灯彩馆、蚕桑文化馆等5个非遗馆。馆内,除了展示区块外,还专门设立了能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技艺交流以及非遗体验的区域。

  在余杭黄湖青山村,这里以融设计图书馆为核心,正在打造艺术文化村落。融设计图书馆和自然学校由村内公益组织负责运营,致力于传统美学、自然教育产业发展。其中自然学校每年服务超过150个企业、学校,接待访客10000余人次,开展活动近200场次。

  “此外,我们还有中国茶圣节、瓶窑花朝节、鸬鸟蜜梨节等‘一镇一品’文化品牌活动,以农文旅融合促进老百姓增收,助力共同富裕。”余杭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余杭将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区,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共绘余杭文化共富新画卷。

  (图片由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5 余杭:城市与文化共融,绘精神富有长卷 2022-06-24 浙江日报2022-06-2400006;浙江日报2022-06-2400007 2 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