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文章导航

常山县委党校抓好培训 服务山区高质量发展

让“领头雁”翅膀硬起来

  实现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头雁”。为进一步抓紧抓实“领头雁”队伍建设,常山县委党校精准聚焦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需求,创新打造党支部书记学院办学品牌,持续深化农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模式,聚力打造浙西党员教育培训重要窗口和全国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新高地。自2019年新校区启用以来,校园硬件设施更新换代、课程体系越趋成熟、培训对象辐射全国,形成了较大品牌影响力,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能力的重要阵地、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2021年,共举办专题培训班108期,培训学员7360人次。

开放办学 合作办学

培育乡村振兴带路人“新摇篮”

  常山党校坚持“开放办学 合作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四省边际的区位优势,立足常山、面向浙江、放眼全国,集聚省内外资源建强培训阵地。与省委党校干部教育学院签订干部教育培训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并被列为现场教学点;与衢州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就课程体系建设、“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结构模型”构建、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测评指数等课题开展重点合作,因地制宜打造“1+3+4”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办学能力;与河北邱县、河北任丘、四川古蔺、安徽休宁、江西玉山等22地(校)组建培训矩阵联盟,实现培训阵地共享、学员互通、资源互补、导师互派。如2021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筛选出30名农村优秀党组织书记到常山党校开展集中培训,邱县东杜林瞳村新任党支部书记韩继鹏激动地说:“在常山党校学习,我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提升了管理村庄的能力。”学员培训结束后,借鉴常山模式,多村合建辣椒产业园、红薯产业特色发展基地,产值同比增长30%。

  在师资力量上,常山党校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注重“名学者”“土专家”同台授课,聘请182名专家学者、“兴村(治社)”名师、乡土导师担任兼职教师,其中党建发展类师资占比32%、乡土导师类占比27%、村级经济发展类占比19%,极大丰富了教师的专业性、多样性,着力打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师资队伍。

量身定制 精准赋能

构建基层党员培训“新模式”

  “支部主题展馆的内容太丰富了,这次学习下来,让我对我们党的支部建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等我回去,我要把我们村的党员都带来学习参观……”

  一次现场参观就是一场专题学习,一遍动情讲解就是一趟心灵旅程。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的学习成效,2021年,常山党校主动对接,与上海中共四大纪念馆进行合作,历时3个月,精心打造“中国共产党支部发展历程主题展馆”,以支部发展历程为线索,重点展现中国共产党加强支部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途径及其深远影响,并将主题展馆与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相结合,让学员既能在学习中了解党支部建设的发展脉络,又能在沉浸式体验中回顾党的初心与使命,增强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

  而这只是常山党校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常山党校聚焦提升村党支部书记“两专”(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科学精神)能力,积极构建“1+3+4”课程体系(“1”即书记第一课,邀请省“兴村(治社)”名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书记讲给书记听,激发群体共鸣;“3”即“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宋诗之河”3条精品现场教学路线;“4”即“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履职实务”4大模块理论课程),选派精干力量驻点打造“早上好”支部书记研学基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创新开设“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等工作场景,让学员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和现场模拟,促使学员快速熟悉掌握党务知识和实操本领,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常山县招贤镇新任“90后”党支部书记兰佳伟表示,参加专题培训,给自己思想上补“钙”、能力上充“电”,很有意义,学习内容也是大家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可以学习到各地很多治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收获满满。

  为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常山党校创新推出多元化、渐进式培训模式,通过座谈、问卷、回访等形式,清楚掌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需求、能力短板和发展弱项,重塑建立“需求调研-精准施教-问效评估”的培训闭环体系,精准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班,不断提升规范化办学水平,使“领头雁”队伍更具凝聚力与向心力。

  积极推行“一班一策”,实现分类分层办学,提升干部培训精细化水平。坚持“标准化+个性化”双服务,建立“培训小结制”,及时总结办班经验,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复盘,形成一套“可操作、有特色、高品质”的办学流程,提升培训效率。按照“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学员管理”“培训流程”四大模块,细化23项教学管理制度,打造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如,明确每年课程更新率不低于30%,并对课程实行末位淘汰制,上年度教学测评末位10%的课程将不纳入当年度教学安排,促进课程“优胜劣汰”,保障教学质量。

搭建平台 共促发展

激活农村共富发展“新动能”

  让“头雁”学有平台,为“振兴”提质赋能,常山党校立足农村实情,研究农村问题,指导农村实践,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农村改革发展第一线,让现场变课堂、经验变教材、实践者当教员,形成了以理论学习拓宽发展视野、以互动交流畅通合作渠道、以实景案例激发发展动能的培训模式。通过集中培训,从这里走出了一批乡村发展“领头雁”,他们不仅会干,而且善讲。黄塘村廖红俊、达塘村陈重良、郭塘村张荣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兴村(治社)名师,并带动全乡10个村抱团组建“早上好”共富党建联盟,通过规划共谋、事务共商、产业共兴、品牌共塑、人才共育、考核共评,确保年内实现10个村经营性收入100万元全覆盖。

  依托党校平台,推动人才和项目、产业跨区域融合互助,释放区域协作“共赢动能”,变“单雁高飞”为“群雁齐飞”,加速推动共同富裕。以乡村产业共联互促为纽带,先后开展8期“头雁高峰对话”,邀请省内外320余名党支部书记齐聚党校共谋发展,推动洽谈谋划7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初步计划投入资金200万余元。其中新昌乡郭塘村借助“头雁高峰对话”和山海协作平台,成功与慈溪住建部门进行订购合作,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以培训平台为轴心,进一步放大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形成“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走向全面共富”的良性互动机制,将党校打造成为学发展能力、话发展思路、谋发展合力的重要阵地。

  新时代,新征程。常山县委党校将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倾听新时代赐予的澎湃之声,迈着果敢前行的铿锵步伐,昂首向前,砥砺奋进,努力成为四省边际展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本版图片由常山县委党校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让“领头雁”翅膀硬起来 2022-06-24 浙江日报2022-06-2400004;浙江日报2022-06-2400008;浙江日报2022-06-2400012;浙江日报2022-06-2400010;浙江日报2022-06-2400023 2 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