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留住农耕智慧 焕发创新活力

“浙”里,农业文化遗产正大放异彩

  在这个风清日丽的初夏,当你慢下脚步,走入浙江的田野山村——

  你会被绍兴会稽山香榧的“古老”文章迷醉;你会感慨“丝绸之府”桐乡穿越四千年却依旧活跃的桑蚕产业;而印在《处州府志》中那段记载缙云茭鸭共生的历史还在续写传奇……

  浙江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也是最早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4项,其中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以及湖州桑基鱼塘系统3项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这些农业文化遗产通过保护和传承,再次焕发出在农产品供给、生态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元价值,成为保留农业农村自然风貌、乡土风韵文化,推动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富民产业的新动力,成为浙江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闪亮风景。

擦亮遗产品牌

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07年,迎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风口,在外打拼多年的金岳品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脱下西装,回到家乡青田县方山乡松树下村,一头钻进稻田。依托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他与几位农户合伙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田鱼育苗基地和40多亩的稻田养鱼基地,并推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目前,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总种植面积达5万亩,稻鱼米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到3元提高到每斤10多元,仅稻鱼米一项农民亩均增收近千元。

  农业文化遗产涌动着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借助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各遗产地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打响知名度,也对农耕文化进行了深入发掘和整理,激发了农民的文化自信。从湖州桑鱼丰收节、庆元香菇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到祭祀吴三公、青田鱼灯舞等民俗活动……随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祈年秋雨、开犁开镰、丰收庆典等传统农耕文化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彰显着欣欣向荣的势态。

  “生态兴则文明兴”,浙江省在保护和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践中,充分发挥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功能,将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作为重要评价因素。推动每个入选的遗产系统进一步发挥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优势,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带动共同富裕。

  走进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遗产地,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保护香榧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榧树2.5万株,千年以上的珍稀古榧树2700多株,香榧产量占全国的60%,核心保护区负氧离子浓度更是达到了60000个/cm3。如今,遗产所在地建设了浙江诸暨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千年香榧林,百岁养生地”的美誉声名远扬。“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非常适合周末短途旅行。”每逢假日,绍兴市民王先生就会驱车带全家来这里度假。

加快有机统一

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因其“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形地貌特点,萌发了古老的稻作文明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技术,孕育了数量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

  “虽然浙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这远远不能代表我省优秀农耕文化的总体面貌,大量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还处于待识别、待发掘、待保护的状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浙江正在全省范围开展普查清底工作,建立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作为认定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申报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浙江深谙“农业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又是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资源”之道,在品牌建设上,组织农业农村、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专家深入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功能评估和分类整理,建立起了一套集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指标、评价方法、宣传展示、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

  同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浙江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推动遗产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提档升级,形成具有独特市场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遗产地品牌,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为浙江省的又一张金名片。

  (方桥坤 余 峥 陆 丹)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浙”里,农业文化遗产正大放异彩 2022-06-16 浙江日报2022-06-1600007;浙江日报2022-06-1600019;浙江日报2022-06-1600020;浙江日报2022-06-1600032 2 2022年06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