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前沿

科学家从浙江曙鱼化石上找到证据

人类中耳竟演化自鱼鳃

  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清晨窗外的鸟叫声,爱人间的低语声,我们感受着美好世界,离不开灵敏的感觉器官——尤其是能够传递声音的中耳。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盖志琨研究员联合中国、英国、瑞典三国院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上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人类的中耳曾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为这项研究提供关键化石证据的,正是来自浙江长兴志留纪地层的曙鱼。

  这条曾经为颌的起源带来曙光的盔甲鱼,被认为是跟鱼石螈、始祖鸟等一样重要的生命演化的缺失环节。如今,它再度发光,带领我们一同探寻物种演化的奥秘。

在浙江发现曙鱼

  故事还要从曙鱼的发现说起。

  让我们把目光移到长兴,一座位于浙江最北部的普通小城。但在古生物学界,长兴却并不普通。

  2001年,被称作“长兴灰岩”的煤山剖面,被确定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成为地球历史三个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实际上,这里还存在志留纪地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潘江、王念忠等老一辈古鱼类学家都在长兴煤山等地的志留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地层中,发掘出相当数量的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中国盔甲鱼类。1998年,朱敏等人又在长兴的小浦、八都岕一带找到新的野外化石发掘点。但此后六七年里,这些化石点一直鲜有人问津。

  2002年,春节刚过,还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生新生的盖志琨,在导师朱敏的带领下,一行四人驱车南下,踏上了南方科学考察之旅。

  “这次科考是在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下的‘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项目支持下进行的。南方之行,主要是对浙江长兴一带的志留纪的早期脊椎动物,开展新一轮的野外考察与发掘。”盖志琨说。

  作为新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野外考察活动实属难得;作为北方人,这是盖志琨生平第一次去祖国的南方。越野车沿着新建的高速公路,一路飞驰南下,他的内心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兴奋。

  来到长兴稍事休息后,课题组便驱车到达第一个化石采集点——在小浦、八都岕之间的“十里银杏长廊”一侧的一个采石场里。队员们下车抬头望去,一处具有紫红色砂岩出露的剖面,几近垂直地矗立在面前。

  “我们这次的野外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盖志琨解释,由于采集点本身就是一个采石场,不必再从几近垂直的岩层上往下撬石块,只要坐在那里,用地质锤小心地敲开每块石块,仔细观察里面是否有化石保存。

  但若野外经验不足,或者运气不好,有时连续敲打几天,都一无所获。这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好在认真工作之余,队员们还能和当地的老乡闲谈聊天。陈武帝霸先多次到小浦丝沉潭钓龙鱼,东汉光武帝刘秀八躲追兵,唐代茶圣陆羽来此问茶,宋代杨万里为银杏写诗,明代李时珍在此品评乌梅……盖志琨记得,一桩桩发生在长兴的神奇故事,老乡们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盖志琨说。

  短短几天,课题组采集到了大量的早期脊椎动物化石,装起来有满满几箱子。里面不仅有大量中华棘鱼的棘刺和汉阳鱼的甲片,还有保存精美的中华盔甲鱼、雷曼煤山鱼、顾氏长兴鱼——其中的中华盔甲鱼,正是后来重新命名的曙鱼。

  随后两年,盖志琨又多次独自在长兴小浦、煤山一带采集化石。他住在当地人家里,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往返于采石场之间,天天跟在采石工人的屁股后捡石头,就这样又陆续收集到大量的曙鱼化石。

  这些保存完好的小石头,是具有三维软骨脑颅保存的化石标本,为进一步探讨早期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最为丰富翔实的材料和证据。二十年后,盖志琨也从一个懵懂的新生,成长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专门从事盔甲鱼研究的学者。

曙鱼呈现关键证据

  人类拥有灵敏听觉的秘诀,在于中耳——它由包鼓膜室、传导声音的三块听小骨和通向口腔的咽鼓管等构成,精准传递着每一次振动带来的声音。这样精密的“设备”,从何而来?

  目前,已经有充分证据证明,人的中耳是从鱼类的喷水孔演化而来。鱼类的喷水孔位于眼睛之后,是颌弓和舌弓之间一个只含有假鳃的不完整鳃裂,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

  但鱼类的喷水孔又从何演化而来?这是困扰学术界长达百年的世纪难题。

  继1822年法国解剖学家圣西兰发表著作《解剖哲学》、1872年德国解剖学家卡尔·根格包尔提出脊椎动物头部分节理论后,1937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沃特森进一步提出“自由舌弓理论”,认为早期有颌类的一个原始状态,是在颌弓和舌弓之间应该具有一个尚未退化的、完整的鳃裂,而非喷水孔。

  这一理论,激发了二十世纪古生物学家在早期有颌类的颌弓和舌弓之间,寻找这样一个未退化的鳃裂的热潮。

  不幸的是,经过一个世纪的寻找,各国古生物学家仔细查验了所有盾皮鱼类、棘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化石,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化石证据——直到曙鱼带来了转机。

  “我们在浙江长兴采集到的曙鱼化石,都是有软骨脑颅保存的珍贵标本,但它们的个头非常小,只有指甲盖这么大,化石的内部肉眼无法观察。”盖志琨说,要想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只能借助大型科学装置——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进行无损扫描。

  2006年,临近硕士毕业,盖志琨拿到英国皇家学会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在国外实验室,他将曙鱼的脑颅标本用同步辐射设备进行扫描,描绘出了2万多张在外人看来有些模糊、分辨不出具体形状的黑白图片。然后,他要用这些二维图片重构出曙鱼脑颅内部的三维结构。

  这2万张图片,盖志琨反复看了十几万次,历时五年共完成了7件曙鱼脑颅化石的三维重建。在只有指甲大小的脑颅里,难以置信地几乎重现了所有脑、感觉器官及头部神经与血管的通道。“这是一个和田野考古一样漫长的过程。三年奖学金资助到期时,我还在复原标本,没有任何科研成果。”盖志琨说。

  终于在2011年,曙鱼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以封面推荐文章的形式发表。这项成果为研究脊椎动物颌的起源带来了新的曙光,发现于浙江长兴的中华盔甲鱼也因此被正式命名为“曙鱼”——成为跟提克塔利克鱼、始祖鸟、弗洛勒斯人等一样重要的生命演化的缺失环节。

  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这次,盖志琨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曙鱼脑颅模型的深入研究发现,与骨甲鱼类相比,曙鱼的整个鳃弓还保持着脊椎动物的原始状态,它的颌弓正好位于眶孔之后。同时,精确复原的曙鱼脑神经等多方面证据显示,曙鱼眼睛后面的一个鳃囊,就是位于颌弓和舌弓之间的舌颌囊。这个舌颌囊与其他鳃囊并无二致,开口于头甲腹面,不像喷水孔那样开口于头甲背面。因此,基本判断曙鱼的舌颌囊是一个还未退化的鳃囊。

  但是要想证明它是一个具有正常呼吸功能的鳃,还缺少整个证据链条中的最后一环——找到在该鳃囊中存在鳃丝的化石证据。

生命演化的奇迹

  盖志琨和研究团队,将目光移向了素有“古鱼王国”和“人类远祖发源地”之称的云南曲靖。

  通过在曲靖早泥盆世地层多年的野外发掘工作,2017年,他们幸运地采集到了第一个在眼睛后第一鳃囊(舌颌囊)中,完整保存鳃丝印痕的宽甲鱼化石。它证明盔甲鱼眼睛后的舌颌囊,是具有正常呼吸功能的鳃,能够通过鳃丝进行氧气交换,而非退化的喷水孔。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串珠成链,建立起喷水孔从无颌类的鳃到人类中耳的演化序列——

  盔甲鱼类在头甲前发育出了发达的单鼻孔,来充当吸入水流的主要呼吸器官。因此颌弓和舌弓之间的舌颌囊,也首次发育成了一个完整的鳃囊,这个鳃囊跟后面5个正常鳃囊一样,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腹面的鳃孔也是呼吸的出水孔。

  后来,有颌类成功演化出了双鼻孔,双鼻孔不与口腔相通,只有嗅觉功能,没有呼吸功能。但鱼类的呼吸需求并没减少。因此眼睛后的第一鳃囊,也就是舌颌囊,被改造成了喷水孔,成为鱼类呼吸的主要进水孔。

  “喷水孔在软骨鱼类中主要用来吸入水流,而在硬骨鱼类主要用来呼吸空气。相关证据也表明,早期硬骨鱼类可以用喷水孔来呼吸空气。这种新的呼吸方式,其实是登上陆地呼吸的一种预适应特征,为鱼类上岸提供了先决条件。”盖志琨说。

  随着内鼻孔在肉鳍鱼类身上出现,鼻腔与口腔的通道被成功打通,鼻孔又成了主要的呼吸器官。登上陆地的四足动物,要在空气中更好生存,就不得不发展新的感官。已经失去呼吸功能的喷水孔,便逐渐演化成我们中耳腔的鼓膜室,舌颌骨及其关节的方骨和关节骨也退化变小,演化为三块听小骨,负责将声音传递给大脑,让我们最终拥有了灵敏的听觉。

  换句话说,鱼类祖先曾经用我们的耳朵来呼吸,这是多么奇妙的生命演化!

  现在捏住鼻子,闭嘴使劲鼓气,耳朵会非常胀。这说明我们的耳与口腔依然相通,连接它们的正是从喷水孔通向口腔的呼吸通道,我们今天称它为咽鼓管——是鱼类遗留给我们的演化残迹。

  这又是一个多么励志的故事。为了克服生存困难,打破环境限制,史前生物们不断演化。在以百万、千万甚至是亿年为单位的时间里,它们从未停止,才有了今天的人类。

  而一代又一代的古生物学家们,走遍每一处希望之地,寻找地球留存的古老线索。百年光阴有限,他们却能用十年甚至数十年,去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我们揭开世界的真相。

  “科学就是诞生于人类对世界的好奇。而我们这些做科研的人,就是要一步一步去解答人们对于世界的好奇。”盖志琨说。


浙江日报 前沿 00008 人类中耳竟演化自鱼鳃 2022-06-10 24350802 2 2022年06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