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涉疫“老谣”为何屡辟不绝

  这两天,有一则谣言又一次被“有心人”以“聊天记录”形式发在微信朋友圈。谣言谎称,核酸检测时使用的采样拭子不是棉签而是化纤,内含有易折断的尼龙纤维、放射性元素锝、致癌荧光制剂,建议大家在做完采样后务必先吐口水、再用水漱口。

  其实这是一则“老谣”,今年3月份就曾在多地传播,上海权威网络辟谣平台曾辟谣:日常核酸采样使用的拭子名为“一次性使用采样器”,其采样端使用的是尼龙纤维植绒,传言中所说的“采样拭子不叫棉签是化纤”的说法没有错,不过这个尼龙纤维植绒并不易折。还有,谣传的放射性元素锝等在生产过程中根本用不上。

  分析“老谣”的传播过程,不难发现,“老谣”屡辟不绝的原因可能有三类:

  第一类,辟谣不及时或者力度不足。现实中,有一些地方出现谣言时,存在官方辟谣慢半拍的现象,这也使得不少群众被这些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所迷惑。在这背后是对涉疫谣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核酸检测是“动态清零”前置科学手段,这条谣言看似关心百姓健康,其实是利用百姓对“一次性使用采样器”的不了解,干扰公众认知,不利于“动态清零”的实施。这时候,就需要官方及时辟谣、有效辟谣甚至反复辟谣,有力压制谣言。

  第二类,相关方面对具体散播谣言的自媒体号、机构的监管、跟踪不够及时有力。有不少无良自媒体号,为博取眼球刻意制造话题,有意传播焦虑情绪,谋求私利。对于这样的自媒体号,一方面,平台要守好第一道门,及时审查;另一方面,网信部门要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力度,斩断谣言传播渠道。

  第三类,对谣言源头追查不够,惩处力度不大。现实中,确有一些民众因为专业知识欠缺而传播谣言,但更有一些人特别是自媒体故意制造、传播谣言蹭流量。对于后一种情形,执法机构应该依法予以足够力度的惩戒。

  当前,防疫形势依然复杂,防疫不能松劲。好在一些地方已加大力度打击涉疫谣言。比如,今年以来,宁波先后查处了多则涉疫谣言,其中一则“宁波疫情死了两个人”的谣言,在短视频平台、微信朋友圈发布、传播,最终编造者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依法有力处置,才能有效避免谣言影响防疫大局。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涉疫“老谣”为何屡辟不绝 2022-06-09 24349454 2 2022年06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