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一农民承包新造田地种稻,却身陷困境——
水田不蓄水 草盛禾苗稀
本报记者 王晨辉
眼下,我省各地的早稻开始抽穗,单季稻也进入播种时节。看着别人的稻田秧苗长势喜人,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东畈村村民盛建华却忧心忡忡。去年,他承包的50亩水田总共才收割5000多公斤水稻,平均每亩只收获100多公斤,远低于正常水稻田收成,且不少水稻是空穗,未能达到收购标准。为此,他采取了不少补救措施,但今年水稻仍然长得稀疏,前景堪忧。
盛建华承包的水稻田,位于东畈村岗背脊的山坡上,是2020年底通过“旱改水”工程和造地改田工程新造的田地。2021年3月,经村里公开招标,由盛建华承包耕种。日前,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地势较低的十多亩田地上长着一些稀疏的秧苗;地势稍高的30多亩地上杂草丛生,和附近郁郁葱葱的稻田形成鲜明反差。
“水稻长势不好,主要原因是蓄不住水。”盛建华解释。记者走近一看,这些水田大多没有水,有些地块已有明显的龟裂,有的还留有大量碎石。
“前段时间雨水较多,但雨一停,田里马上又干了。”盛建华说,现在田里用水,主要通过水泵从山下的渠道抽上来。说话间,他对其中两块田进行浇灌,半小时后水深已有十多厘米。然而两个小时后,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水已经漏了一半。第二天早上,这块水田再次恢复成“旱地”模样。盛建华说:“一亩田灌水要两个小时,边灌边漏,50亩地没日没夜地灌也灌不满啊!”
“水田蓄不住水,水稻长势不好,杂草也难去除。”盛建华说,根据早稻种植3年承包合同,这些田地仅限于种植水稻,而且年产量要达到每亩200公斤以上。验收通过后,村委会才会按每年每亩630元的标准补助。“现在看来,今年也很难完成合同了。”他说。
为提高这块稻田的产量,盛建华做了不少工作。去年12月,他用挖掘机对田地进行再次平整;今年3月开始抽水灌田,为增强蓄水能力,还请耕田师傅特意多耕了几遍,但效果都不理想。目前,盛建华对承包田的投入成本,已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光种子就补了两回,但秧苗还是长不起来。
水稻长势不佳,是否因为这些改造田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在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琅琊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2020年11月20日由金华市婺城区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的两份项目验收意见。根据意见,这50亩水田中,地势较低的12.8亩由“旱改水”项目完成,地势较高的37.6亩由造地改田项目完成。这两个工程均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并通过验收。
这两个项目的施工方为金华市鑫鹏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滕勇为介绍,这两个项目整治前分别为园地和林地,2018年,他们通过招标获得施工权,对土地进行了平整,新建沟渠、田坎等设施,已符合种植水稻要求。验收时做过浇灌检验,能够存水。他说,对于水能存多久没有具体要求,现在蓄水时间短,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了。
当时负责验收的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生态修复和耕地保护科科长赵源告诉记者,这块水田造好后,经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务等多部门验收,主要看水源、引水工程是否到位,耕地数量测算是否规范等,后续还有3年种植管护期,根据种植管护情况核实水田改造质量。赵源承认,蓄水能力这一块,确实没有做过蓄水观察,以前很少听说田改好后不能种水稻的情况。
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旱改水技术规程》等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旱改水”项目要有固定水源保证,配套固定的灌排设施,加强田间防渗,客土改造、夯实犁底层等技术要求。专家表示,造地改田项目,需要完成农作物种植,才可以作为新增耕地入库。虽然国家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但各地实施时,往往做得不够仔细,并受到资金、管理、设计等因素制约,管理和验收也不够严格,造成水田蓄水难、漏水等问题,给种植户造成困扰,需要引起相关地区和部门重视,既要严格按标准实施,又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经协调,东畈村村委会近日决定,由村里对其中部分水田翻耕、种植。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也责成原施工方更换抽水泵,并让种植能手试种,查找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