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创新建构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样本

丽水:在“生态共生”中探索“发展共生”

  1300多年前,瓯江源头的丽水青田出现了一种古老的农业智慧:稻田养鱼。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是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稻鱼之恋”中汲取共生智慧,近年来,丽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实施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一体化”思维对瓯江全域展开同治,描绘好山水诗画瓯江,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探索开辟一条从“生态共生”到“发展共生”的特色路径。

  在传统农耕中

  发掘共生智慧

  “稻鱼共生”“茭鸭共生”,如今,古法农耕技艺中的“共生”智慧正在丽水得到极佳的运用和推广。这种生态共生的价值核心在于种养殖互促互补,以达到一水两用、一地两用,实现农产品的双丰收。

  在“稻鱼共生”中,鱼促稻,实现肥田、水稻减少病虫害;稻护鱼,实现鱼丰、田鱼获得充足的食物。

  青田十余年专注做好“一粒米、一条鱼、一座城”的“三个一”文章。2021年全县“稻鱼共生”面积达到5.54万亩,其中“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稻鱼示范基地7000亩,总产值2.65亿元。

  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茭鸭共生”中,茭白提供阴蔽和游水空间,麻鸭既以害虫为食又提供鸭粪肥料,实现肥药双控,大大减少农业排放水质中的氮磷含量。

  自2018年起,缙云县农业局每年支出20万元专项采购鸭苗投放茭白田,实现每亩节本增效1000元以上。现今,缙云县“茭鸭共生”种养面积已近3万亩,亩产值达2万元,形成了当地最大的农业特色产业。

  农遗文化的

  生态价值转换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丽水如何进一步实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值增值?

  规划先行强化投入,青田县委托中科院制定《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发展规划(2016-2025)》,并依据规划制定实施稻鱼共生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广“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出台《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细则》,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资金300万元,用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争取省级循环有机农业试点项目、农村综合改革省级资金、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等项目,用于源种保护、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区建设等。

  加强合作深化研究,丽水与中科院、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开展科研合作,并与李文华院士、闵庆文教授等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保护监测、科普教育、交流培训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加快转化生态价值,深入挖掘“农遗”文化价值,在品质把控上,依托智慧农业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力量,做到稻鱼基地全天候在线监测、产品全程扫码溯源。在产品开发上,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推出了婚庆喜米、养生禅米、宝贝粥米等一系列产品,极大丰富了产品多样性。

  实现山区

  高质量发展

  在生态共生中,丽水正努力实现发展共生。

  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负责人介绍,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瓯江源头区域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总投入55.3亿元,获中央资金支持20亿元,该项目为丽水市迄今获中央资金支持数额最大单体项目,这也让丽水开始真正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盘棋”治理的实践之路,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打下厚实基础。

  共生产业全面推进,特色农业遍地开花。

  丽水厚植传统农耕文化,“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标准,突显浙南生态底色,保护好“农遗”等本区域文化金字招牌,促进缙云“茭鸭共生”、景宁“茶羊共生”、云和“稻螺共生”、庆元“林菌共生”等系列农业共生模式发展壮大。

  做强彩色农旅融合产业,丽水加快推进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公园和稻鱼共生博物馆建设,举办好“稻鱼之恋”等文化节庆活动,让“农业+文化+旅游”碰撞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的火花。

  实现品牌驱动,丽水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地市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丽水山耕”,有效转化生态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推出了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成名良久的农产精品。2020年,“丽水山耕”农产品实现年销售额突破百亿,达到108.53亿元,产品溢价率达30%。为丽水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探索山区群众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由丽水市瓯江山水工程专班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丽水:在“生态共生”中探索“发展共生” 2022-06-01 浙江日报2022-06-0100004;浙江日报2022-06-0100014 2 2022年06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