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创新无止境 融杭向未来

——诸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共同富裕的内在前提。

  过去几年,诸暨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诸暨经开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不断深化产城融合,在扶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建设新城市。

  一项项措施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坚持改革引领发展,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随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效能、服务职能和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集聚集群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布局发展智能视觉、新材料、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不断做好“平台+人才+项目”文章;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重塑城市环境新样板,近三年新增常住人口6万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近6平方公里;

  坚持开放联动发展,构建融杭接沪新平台,融入杭州都市圈、对接长三角,区域开放合作进一步增强。

  拼实干,勇争先,启新程。

  面对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命题,而立之年的诸暨经开区,将以打造“智造之区·品质之城”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主抓手,建好大平台,开展大招商,推动大发展,全力把经开区打造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创新驱动的策源地、融杭接沪的桥头堡,在通往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上,不断书写诸暨经开区的崭新答卷。

  聚力改革赋能

  平台能级实现新跃升

  起步于1992年的诸暨经开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30年间,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华丽转变。时间继续向前,当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时,诸暨经开区也在随时代奋然前行,不断寻找新的解题思路。

  近年来,诸暨经开区坚持抓改革优体制,通过做好平台的“加减乘除”,实现平台能级的全面跃升。

  诸暨经开区进一步理清开发区与属地镇街、市级部门职能划分,将土地征用、环境保护、垃圾清运等工作移交给属地镇街,将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划归公安局交警大队,实现轻装上阵,突出开发区项目招引、项目建设、产城融合等职能。

  在做减法促“瘦身”、剥离部分社会职能后,诸暨经开区做加法促“强体”,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如通过设立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在积极协调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对涉及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和不动产登记等180多个审批服务事项实行充分授权,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

  去年4月,诸暨经济开发区、诸暨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园区合并,旨在整合提升运行效能,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增强内生动力。

  做好这道促“提质”的乘法题,便是迎来成长,迎来发展,亦是迎来新生。“两区合一”后,诸暨经开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占诸暨全市的74%,签约引进总投资约15亿美元的新宜中国数字装备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并且举办了2021第四届半导体才智大会暨“创芯中国”集成电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

  根据最新的省级综合考评,诸暨经开区位列第7名,较前一年上升16位,“千亿级”产业平台正以强劲的势头加速崛起,为诸暨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聚智创新发展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

  2月27日上午,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距离海边约800米的发射平台上,高大挺拔的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直指苍穹。随着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将7家单位研制的22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而天链承担了其中19颗卫星的测控任务,创下了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在单次发射任务中,保障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充分展示了天链测控在我国商业卫星测控领域的非凡实力。

  去年1月,随着浙江天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注册成立了“天链飞控中心”,未来,国际化商业卫星飞行控制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商业航天数据中心等多个项目将在诸暨这片奋进的热土上拔地而起。

  从“盆景”到“风景”,诸暨经开区一直在砥砺前行。

  两个月前,随着诸暨数智产业园首批共14幢厂房正式交付使用,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入园企业已达20多家。

  诸暨数智产业园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集科研配套、生活后勤、工业生产、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聚焦人工智能、智慧显示、新材料、数字安防、电子科技、物联网、新能源汽车、5G、智能制造等技术产业领域的孵化、中试和投产。

  “对经开区而言,推动共同富裕,就要牢牢把握振兴实体经济这一重点,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持续做大经济总量,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诸暨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道。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诸暨经开区重点布局发展智能视觉、新材料、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优势企业集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

  山水无言,数据有声,2021年,诸暨经开区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在“链长制”的推动下,坚持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实现了垒土夯基、影响深远的蓄势发展,全年新增招商选资签约项目61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超250亿元。

  聚心品质生活

  产城融合共筑幸福家园

  时值初夏,诸山暨水间,万物生长。

  当人们踏上诸暨经开区这片产业热土,会惊奇地发现,这里处处洋溢着现代化城市的气息,高楼林立、公路通达、山水交映、宜业宜居,现代化城市气息扑面而来,30年来,诸暨经开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由产向城、产城融合的完美蝶变。

  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诸暨经开区新增常住人口6万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近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激活,区内人气快速持续集聚。

  共同富裕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而其落脚点,始终在人。

  近年来,诸暨经开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杭绍同城”,从全面融杭的高度科学规划中心商务区,全面打造开发区产城融合样板。启动交通、教育、商业、文化、医疗、科技、运动等七大“城市客厅”建设,在3年内实施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标杆项目20余个,建成投运宝龙广场、温德姆酒店、跨湖幼儿园、明德小学、华夏金石学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一批公共生活配套项目,开工建设五泄江文化广场、NBA级标准篮球中心等城市地标项目,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倾力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在经开区的便利度、舒适度、幸福感,一方面,诸暨经开区以“数字园区”理念,高标准改造升级硬环境,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提升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入推进开发区幼儿园、中小学与高校合作办学,进一步加强人民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浙一医院等高校名院的合作交流,高水平完善提升软环境。

  产兴城、城促产,人居其中。以“产城人”之融合发展,打造产业能级高、生产生活无界融合、人气汇聚、活力繁荣的城市,便是诸暨的“进一步幸福”。

  聚焦融杭接沪

  开放联动迈向更好未来

  融杭接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既是区域竞争的路径,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享发展的选择。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诸暨经开区坚持开放联动发展,以融杭接沪为主攻方向,全方位、深层次融入杭州都市圈、对接长三角,加强区域开放合作,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走进杭州滨江和瑞科技园,一栋名叫“诸暨岛”的写字楼赫然在目。楼内的企业都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集聚了包括22名国家及省级领军人才、100余名博士及硕士在内的大量研发创新人才。

  作为杭州都市圈核心区成员,2017年,诸暨在杭州滨江设立了首个离岛式智商集聚创业园区“诸暨岛”,利用滨江区国际化的配套环境实现“借鸡生蛋”。2020年,诸暨经开区内“杭州港”建成投用,为滨江“诸暨岛”企业集中提供产业化落地空间。

  今年3月,诸暨岛-杭州港区域联动创新园入选2021年杭州都市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创新样本。至目前,累计已引育孵化科技企业8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半数以上。

  下一步,诸暨经开区将强化“飞地”顶层设计,进一步创新发展“飞地”群岛运营模式,整合各地“诸暨岛”,锚定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建新岛,探索诸暨-杭州-上海联动发展、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创业多元化、多层次、多平台发展,形成多点双创互应,引领区域科创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回眸2021

  ■ 开发区与高新区“两区合一”后,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占诸暨全市的74%。现拥有规上工业企业86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4家,高新技术企业319家,上市公司11家,拥有绍兴地区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

  ■ 新引进项目61个,总投资超25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余个。

  ■ 新增县(市)长项目4个、省级重点项目4个,8个项目参加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本版图片由诸暨经开区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创新无止境 融杭向未来 2022-05-30 浙江日报2022-05-3000007;浙江日报2022-05-3000009;浙江日报2022-05-3000012;浙江日报2022-05-3000010;浙江日报2022-05-3000013;浙江日报2022-05-3000016;浙江日报2022-05-3000022 2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