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镇海:打造科创强区 构筑品质之城

  揽东海而入,汇三江而出。

  镇海,从来不缺少勇立潮头的开拓精神,更不缺少奋楫扬帆的逐梦人。

  远行的船始发于此,这是宁波帮故事的发源地,商帮故里、蜚声中外。知识之风拂过梓荫山岗,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镇海中学,英才辈出、闻名全国;中官路上创业创新大潮滂滂,百舸争流、奔腾不息。

  去年,镇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2.4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6.4%;进出口总额达621.9亿元,同比增长18.2%,创历史新高;甬江实验室成功揭牌,成为第5个挂牌的省实验室;位列全国“幸福百强区”第15位;“基层治理四平台”品牌成为全市“十佳实践范例”……这一项项数据、一个个荣誉是镇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鲜明的注脚。

  当前,镇海正在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贯穿其中的深刻逻辑是什么?答案是“科创、品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正是打造新标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

  未来,这里即将铺开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等共同富裕先行区新图景。

  科创锻造发展“硬核力量”

  “科创镇海”对镇海来说,意味着什么?镇海启动实施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八个镇海”行动中,把“科创镇海”列为首位。

  今年,镇海更提出要“实施人才和创新首位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重要科创策源地”,镇海将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创造迈进,锻造以创新为内核的发展主动能。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镇海递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一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居宁波市第一位;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0.2亿元,同比增长40.1%,增速居宁波市第一位;一季度全区技术交易额达8.8亿元,交易额居宁波市第二位。

  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启迪宁波科技园……一条快速崛起的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串起一条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的科创带。目前,镇海已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省级及以上博士后工作站26家、市级及以上院士工作站15家,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6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1家。

  以甬江科创区为新的历史方位,为科创镇海架起“四梁八柱”,抢占产业科创制高点。甬江实验室加快建设,到2025年将初步建成8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新材料研究中心,计划突破10种以上关键材料或国际首创材料。

  得益于科创平台的虹吸效应和优异的人才引培环境,各类创新英才纷至沓来,“人才金港”风劲帆满。镇海区“雄镇英才”计划项目带头人赵永亮博士来镇海后,成立特粒科技公司,致力于二氧化硅中空纳米微球产业化及相关下游产品的自主开发应用,成功实现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突破。

  日前,镇海科创平台——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传来喜讯:由该研究院参与攻关的年产3000吨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顺利开车并产出合格产品。这标志着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取得了高端合成新材料领域重大进展,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这样的创新案例,在镇海还有很多。在平台和人才赋能驱动之下,企业不断向创新要发展活力,为镇海打造长三角重要科创策源地赋能。

  “精特亮”描绘城乡“全域美”

  放眼镇海,从城市到乡村,各个脉络都正在发生有深度、有品质的变化。加快城乡有机更新,提升品质之城的气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悠悠九龙湖到甬江北岸,从巍巍招宝山到美学秦山,“精特亮”创建正重塑镇海肌理,由表及里彰显雄镇魅力。

  去年以来,镇海以“精特亮”创建为抓手,一条条精品线路、一个个特色街区和亮点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烟雨江南风情线、北岸智谷都市线、四湖连珠风景线和科创策源发展线4条精品线路,福业街、开元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商业街区和河海光影景观带(沿江路)4个特色街区,以及同心湖城市客厅、杭甬高速复线澥浦互通连接线工程等20个亮点工程……或串联山水秘境,或点亮时尚繁华,勾勒出镇海精美轮廓。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品质,今年上半年‘精特亮’创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18.34亿元,全区正实施品质提升‘1618’行动,让镇海成为近悦远来、具有辨识度的品质之城。”该区相关负责人说。

  “精特亮”创建如椽大笔,在满足人们对未来都市生活憧憬的同时,描绘了乡村田园牧歌式的诗和远方。

  “精特亮”的创建,涌现了一批“网红村”,这些村庄深挖历史禀赋、依托自然资源,正在用流量振兴乡村。

  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镇海区九龙湖镇秦山村草坪湿地公园里,散布着一顶顶帐篷,游客闲坐在草地上,近旁就是一汪碧蓝清澈的湖水。据了解,秦山湿地公园建成后,秦山村客流量增长近60%,周末日均游客量近2000人。不仅如此,湿地公园还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的经营,“草坪经济”红利初显。在九龙湖镇另一个“网红村”横溪村,全国首家石墨烯应用帐篷营地——珞桐艺术帐篷营地,同样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

  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精心打造翠屏山文旅融合区等重大项目”。“在该规划中,九龙湖也被涵盖在内,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认真谋划研究,主动融入开发,加快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的整体提升,引进一批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完善智慧旅游应用,培育壮大民宿、农家乐、露营等旅游业态,深入挖掘保护地方文化和红色革命历史,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九龙湖镇党委书记、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王基伟说,在加快推进四湖连珠风景线、烟雨江南风情线的基础上,今年九龙湖将提升稻海粮仓,新推进大运河出海风情线,打造横溪特色街区,培育农旅经济新业态,促乡村振兴,带动全民迈向共同富裕。

  以“精特亮”创建工作为抓手,镇海立足全域化视角,深度串联起区域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和城市品质风貌重塑,厚植城市精神。一座诗画江南般的镇海,正在以全新的面孔和靓丽的身姿,绽放历久弥新的璀璨光华。

  聚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外在有气度,内在有温度,处处展现镇海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初心。

  去年,镇海列全国“幸福百强区”第15位,正在全力打造“幼有善育、宜学优学、健康镇海、幸福颐养、镇享安居、雄镇工匠”六大民生幸福品牌。实施“镇享乐业”计划,让更多的老百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实实在在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养”,是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幸福感的大事。今年年初,一份《镇海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该区建立现代多元精准的养老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全力打造“乐养镇海”服务品牌,实施“爱在邻里”“爱有滋味”“爱有记忆”“爱在守护”等项目。

  镇海在“嵌入式”养老方面的探索,正积极为老人营造更有温度、更有获得感的养老氛围。“物业+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是通过“服务跟着老人走”这种“周边、身边、床边”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让镇海的老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

  根据镇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养镇海”服务品牌各有特色,也都有发展规划,其中的“爱有滋味”是老年助餐服务项目。目前,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品牌已深入人心,服务社的“爱心车轮食堂”坚持为辖区老人送餐。到2025年,全区至少建成10个标准化老年食堂,每日享受助餐服务的居家老年人在2000人以上,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村(社区)覆盖率达100%,切实提升镇海区老年助餐服务能力。

  志愿者奉献爱心、义务服务,转换为“时间币”,存入“时间银行”,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曾经存储的时间便可以像从银行取款一样提取并兑换。这是镇海在互助养老方面的创新探索,志愿服务良性循环,彰显爱心服务带来温暖回报。

  镇海还将推动医康养融合发展,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培育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并推广“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到2025年,镇海将建设智慧养老院2个、康养联合体8个,建成拥有区级专业康养机构、镇(街道)专业照护床位、居家养老活动专区和家庭照护床位的“爱有记忆”认知障碍康养联合体,每万名老年人分别拥有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达30张、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36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达到65%,村(社区)老年人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率达100%。

  扩大优质普惠资源供给是解锁“幸福镇海”的密钥,启动文明素质养成行动又进一步深化了“幸福镇海”的内涵。

  今年3月,镇海发起“浙江有礼·微笑镇海”随手志愿“百千万”活动,并在全宁波率先开设“志愿者电台”,引领全民争做文明合伙人。目前,镇海注册志愿者7.7万余人,全区每7人中就有1人是注册志愿者,并涌现了像“包子哥”这样的先进典型,和“‘绘’出新丝路——牡丹文化国际传播”等优秀项目。

  躬耕不辍,久久为功,镇海正在努力把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生动实景。

  (本版图片由镇海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镇海:打造科创强区 构筑品质之城 2022-05-30 浙江日报2022-05-3000006;浙江日报2022-05-3000011;浙江日报2022-05-3000018 2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