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网格连民心 服务践初心

桐乡洲泉创新“红堡360”机制激发治理“大效能”

袁海星

  日前,桐乡市洲泉镇“红堡360”擂台赛之“网格连民心”竞赛第三、第四场比赛举行,围绕“风采晒一晒”“民情评一评”“技能比一比”这3个环节,10个村(社区)的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全方位考察网格长、网格员、联村干部对网格情况的熟悉程度和对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道村村荣获第三场的“金牌网格战队”,石山头村荣获第四场的“金牌网格战队”。经过连续两周四场的比赛,洲泉镇“红堡360”擂台赛之“网格连民心”竞赛也顺利结束。

  一场擂台赛,既是村社网格连心工作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洲泉镇“红堡360”机制成效的深度检验。洲泉镇党委书记俞国斌说,希望全体机关、村社干部将本次比赛当做新的起点,在党建服务、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持续创新服务,以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体为奋斗目标,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小的单元,却也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的重要载体。为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去年4月,洲泉镇创新实施了“红堡360”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突出党建统领,党员领导带头,全体机关、村社干部走村下组入户,访民情、知民愁、解民忧,强化矛盾诉求化解。截至今年5月,在“红堡360”机制的牵引下,洲泉镇已累计走访农户29.6万户次,企业8722家,解决问题诉求8719个。

  织密“微网格”,凝聚大力量。洲泉镇做优网格设置,以“微网格”整固提升行动为契机,全力做精做细微网格,实现微网格管理全覆盖。目前该镇共有81个网格,共划分微网格1090个。依托坚实的网格力量,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势下,洲泉镇1600多名微网格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沈海峰是夜明村微网格长,在疫情面前,他克服家中孩子年纪小、老人需要照顾等困难,连续10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累的时候也只是靠在椅子上稍作休息,凭着一股子韧劲,为村民守住了健康防线。每次遇到疫情协查通知,沈海峰便快速投入状态,做的时间长了,排查的效率也更高了。

  网格连民心,服务践初心。在洲泉,每5人就有一个志愿者,通过持续打造“至善湘溪”志愿服务品牌,各村社区都涌现了一批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如湘溪搭把手、合兴帮帮团、朝晖社区红纽带、小元园红管家等,成为充实网格服务的重要力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60后吕坤泉是湘溪村搭把手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他为了让更多老年人方便接种疫苗,坚持自己开车接送,他联系的网格内的老人全部完成了疫苗接种。前不久,洲泉中学学生刘明从外地回来,需要居家隔离,但其父母都不在洲泉,小明有些无助。他所在的朝晖社区的“蒲公英服务队”立即跟进,每天按时送餐,并把孩子的情况及时报送给其父母。自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这支“蒲公英服务队”一直全力做好隔离群众的后勤保障工作,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理念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全面筑起疫情防控的“暖心”防线。

  依托“小网格”,激发治理“大效能”。在近期进行的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中,洲泉镇第一时间部署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164名志愿者迅速集结,党员干部、微网格长等快速响应,建立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微信群,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核酸检测。构建“点长制”,各检测点按“分区分时段”原则安排群众到场,及时调整、疏导,严防采样点及周边人员过度聚集,同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开设采样“绿色通道”,多措并举,确保洲泉镇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覆盖率达到103.02%。

  (图片由桐乡市洲泉镇人民政府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桐乡洲泉创新“红堡360”机制激发治理“大效能” 2022-05-25 浙江日报2022-05-2500015;浙江日报2022-05-2500020 2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