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石璜镇:“红色文化+绿色生态”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金汉青 韦立明 张峰

  寄情山水的清新地,花木领带的发源地,红色革命的传承地,民情日记的首创地……石璜镇位于嵊州市西面,地处绍兴第一高峰西白山麓,131.95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将西白山的千年古榧林、万年巨石阵、高山湿地、万亩茶园等自然资源都囊括其中。

  近年来,石璜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谋划全域乡村旅游,打响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乡旅品牌,“美村强村富民”的愿望一步一步实现。去年,石璜累计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农产品销售等经济收入近3500万元。

石璜镇:“红色文化+绿色生态”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金汉青 韦立明 张 峰

  得天独厚好山水

  筑起致富“聚宝盆”

  “一起数天上的星星,一起看美丽的日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赴一次奇妙梦幻的约会”……不知不觉间,石璜镇的许多村落都成了网红地,各地网友纷至沓来,美图美景更是刷爆朋友圈。

  石璜镇拥有3个省级AAA级景区村,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白雁坑村,它位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域,是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也是全国生态文化村。村里有千年古香榧林,有“亿年火山岩”特别集中的乱石丛,还有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

  守着好山好水,白雁坑村村民走上致富路。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游客们,村民斯林福家的民宿已经由原先的3间客房增加到了目前的15间客房。他说,自己家有600余株香榧树,加上民宿的收入,一年超过了30万元。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白雁坑村正在打造成为以农家美食、民宿民居、康体养生为特色的民宿集聚村。全村现有民宿21家,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在1500万元以上。“借助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这个平台,白雁坑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村民通过销售香榧、茶叶等农副产品、经营民宿等实现了致富增收。”白雁坑村党支部书记斯伯荣喜在心头。好消息还在不断传来。在离白雁坑村不远处的西白山上,绍兴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站正在紧张施工中,建设完成后,这里将划出一块区域作为“气象天文科普馆”,专门为游客提供研学游和亲子活动。

  据了解,目前,石璜镇已经形成两大乡村旅游集中区块:以红色体验为主的“民情日记”区块、以观光度假为主的忘忧西白区块。镇里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实现“民情日记”发源地原雅璜乡区域和“美丽西白山”原通源乡区域两地的互联互通,建设一个“产学研游”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区,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厚植生态优势的同时,石璜巧妙发挥“生态”品牌,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提升民生福祉。

  在石璜,榧与茶,是村民的生计,也是通向幸福生活的路径。目前,石璜镇拥有香榧种植面积2.7万亩,拥有百年以上古香榧6000余棵,近年来,还打响了“藏天岗”“珍丽尖”“白玉尖”等品牌,香榧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除了香榧,石璜全镇还拥有高山云雾茶园1.8万亩,因其特殊的高海拔地理气候,出产的龙井茶品质优良。眼下,石璜镇在多个村建立起“数字茶园”试点示范区,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使茶叶生产智能化。

  望得见山水,看得见乡愁。石璜镇凭借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启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以动能焕新促进富民强村。

  与时俱进谋发展

  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作为“民情日记”发源地,石璜镇近年来不断丰富和拓展“民情日记”的内涵和外延。利用发源地雅璜村丰富的人文和山水资源优势,新建“民情日记”实践中心,目标是打造一个集教育、展示、村部建设、乡村振兴等功能于一体的鲜活样本,展示嵊州市新时代“民情日记”工作的生动实践。

  “民情日记”实践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为9287平方米,由“四中心一礼堂一学院一民宿”(“民情日记”展陈中心、研学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数字中心,文化礼堂,“民情日记”干部学院,红色主题民宿)等功能区组成,建筑风格融乡村、中式、山水、时尚于一体。

  实际上,20多年来,“民情日记”一直在与时俱进。村干部切实为老百姓致富出点子、搞服务,收集民情的手段也更加多样,让人感受到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为民真情。

  而新时代“民情日记”,已不再是简简单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要助力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由石璜镇自主研发的“浙里民情”应用是一个提高村庄管理效能、服务村民生产生活的高度集成数字化平台。在该平台上,既有民情收集、反馈、分析的集成应用,村民、警情、安全等信息的直观显示,也有村民自治、干群沟通、产业增收等功能。针对“三驻”干部联系掌握群众信息难,打造了“本村通讯录”“村头条”“串门”“民情档案”等子应用。另外,通过多平台有效衔接,设计了“便民中心”“问题反映”等子应用,分门别类梳理出环境卫生、安全隐患、交通出行等应用场景,提高村民对就业、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自动化的适应能力。

  “去年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1.2万次,解决需求1659个。”石璜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镇里将继续发挥“浙里民情”在基层治理领域的智治优势,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数字化带来的便民服务。

  (图片由嵊州市石璜镇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石璜镇:“红色文化+绿色生态”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05-24 浙江日报2022-05-2400015;浙江日报2022-05-2400013 2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