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富民惠民,打造海岛民宿嵊泗样板

  文化和旅游,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更好地让文旅赋能,促进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同频共振?

  舟山嵊泗找准共富跑道,以海岛生态资源、海洋渔俗文化为基底,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旅助力渔民转产转业为契机,探索“海岛民宿促共富”的创新实践。

  据统计,目前嵊泗共有民宿经营户1026家,床位数19502张,占全县住宿接待总量的75.1%,行业从业人员6000余人,约占全县渔农村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尽管在疫情背景下,2020年全县民宿户均净收入仍达到21.8万元。由此可见,海岛民宿产业已然成为嵊泗渔农民转产转业的最有效途径、渔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增长极,以及县域美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2021年,“聚焦富民惠民,打造海岛民宿样板”成功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单位,嵊泗民宿高质量发展也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一种迭代”

引领海岛民宿提质升级

  蓝天白云,碧海金沙。在休闲经济热潮的大背景下,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的嵊泗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海岛特色的离岛民宿,以敞开的姿态,向世人铺展开一幅“离岛·微城·慢生活”的精彩画卷。

  海岛人的日子,曾经总是风里来浪里去,为了渔获出外奔波。现如今,民居变美宿,荒地变景观,他们有了新的选择——家门口就业。“靠海吃海”的渔民从传统的“捕鱼达人”变身为掌握多重技能的“致富能手”,他们的生活更有了新奔头。

  然而,民宿迭代,是一个终究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针对渔农村群众的普通渔宿而言,引领其焕新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更是嵊泗“海岛民宿促共富”的应有之义。

  为深入推进“聚焦富民惠民,打造海岛民宿样板”省级共富试点建设,释放民宿产业共富效应,嵊泗以“规范化、集群化、特色化、数字化”为突破性抓手,全面推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重点锚向扩中提低行动,精准施策,积极扶持普通渔宿迭代升级,打造海岛民宿全产业链。力争到2023年,全县主题民宿及精品美宿占比达40%以上,省市等级民宿总数100家以上,民宿户均净收入增幅达20%以上,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5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49∶1。

  立足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嵊泗在已经提出的“精品美宿、主题民宿、普通渔宿”1∶2∶7的三元架构基础之上,探索民宿发展新模式,在全省首创民宿综合体概念,积极推动单体民宿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衔接融合海鲜美食、海岛康养、休闲海钓、渔村电商等,全方位延伸“民宿+”产业链,拓宽增收渠道,带动并促进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伴随而来的是一个个新的命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宿综合体这一新布局,正是为了跨过单体民宿快速发展之后遭遇的瓶颈期,是民宿重生的另一种方式。

  “民宿综合体旨在解决客人上岛之后留下来度假、延长在岛时间、丰富体验感的问题。这其实也是民宿综合体未来的优势所在,综合体将休闲度假、美食餐饮、文化体验、运动娱乐、亲子乐园、艺术空间等各种业态相互结合,可以为客人量身打造更长更丰富的旅行度假计划。”嵊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眼下,嵊泗正不断放飞“民宿+”新想象,聚力集群发展,通过民宿村景区化建设和优化民宿公共服务体系,将民宿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已创成省级民宿集聚村6个,市级民宿特色村7个,目前正着力打造花鸟乡花鸟村、五龙乡西会城、嵊山镇满咀头、枸杞乡龙泉村、黄龙乡东咀头等5个高端民宿聚落。花鸟村首创“一个规划设计、一套规则管理、一个平台营运”的花鸟民宿发展模式,加速全岛民宿从单一分散经营向产业协同发展。

  “一种支撑”

拉开全域旅游产业框架

  嵊泗的海,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优质的海岛更是极为稀缺的资源。面对大众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海岛旅游也不再是简单依托单个景点,更需要整合“城、镇、村、景”多方资源,以全域一盘棋的视角,用未来更有价值的长远眼光和解码文化基因的审美取向,进一步丰富海岛旅游体验,更高水平地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渔业、体育运动等相关产业有效融合,从而扩大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高质量供给。

  打开数字应用浙里办,登陆“嵊泗想念”码上游,可以从美景、渔味、岛宿、海物、智行、视界等维度看到嵊泗全域旅游的全景业态。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海岛产业链打造,不仅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更新了海岛旅游线路,同时也为海岛旅游找到了新玩法,开辟了新场景,促进了新消费。

  针对制约海岛旅游发展的一大难题——交通不便,嵊泗首创“跳岛游”产品,创新游轮旅游、低空飞行等多样化服务模式,区分大众游和高端游,开发一日游、多日游等线路,培育海上诗路精品游线、定制主题游线,实现全域跳岛串联,打破时空限制,让嵊泗旅游全景呈现、一触即达。

  通过建立多业融合、全景覆盖的产品体系,打造民宿产业生态服务圈,嵊泗支撑起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脊梁,拓宽了富民增收渠道,构建起集风景、风味、风情于一体的渔村休闲产业链,让全季度旅游的“明日愿景”更进一步。

  行业专家指出,“做文旅要做好游客画像,以游客消费为经,以游客心智为纬,整体来做规划设计,这样所有的业态才能构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链,共同服务好这一人群的精准需求。”

  从游客体验感升级出发,找准在地文化的基因,嵊泗以运营思维撬动文旅产品体系迭代,一个个海岛文旅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比如,依托村镇、景区、休闲街区等,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做好夜景、夜市、夜宴、夜文化等文章,重点打造基湖村金沙路、田岙村沿海路特色街区,培育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创新推出海岛美食季、运动季系列产品,开发休闲海钓、康养旅居产品,打造海岛露营基地等。

  与此同时,嵊泗还依托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精益求精,营造好全域旅游“小环境”,打造出时时美、处处美的悦心体验。

  “一种合力”

多元激荡致富源头活水

  打造海岛民宿嵊泗样板,更需要从源头发力,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自治、基层治理,多渠道赋能,激发老百姓致富的内生动力。

  优化发展环境,嵊泗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民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嵊泗县农村宅基地及住房流转暂行办法》等多项政策,目前已盘活利用闲置农房731套,占全县闲置农房的43.5%。其中,探索实施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村集体“三资”统筹管理利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全民共享、全员受益的分配体系,针对性地解决村里的部分低收入人群就业问题,持续提升渔村群众幸福感。在黄龙乡东咀头试点推进宅基地及农房有偿退出机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75户渔农户宅基地6298平方米农房全部自愿有偿转让给村集体,为焕新空心村、打造民宿聚落进一步创造了现实基础。

  嵊泗创新出台民宿综合体发展、民宿行业信用监管、乡村文旅运营等5项政策,并设立民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奖补结合等方式,充分调动渔农民群众参与海岛民宿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积极推出“海岛共富贷”金融产品,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振百姓发展民宿的信心。

  在数字化改革的大潮里,嵊泗找准“小切口”,做好“大场景”,释放出集成改革效应。开发“离岛e宿”数字化综合平台,谋划“民宿一件事”全生命周期,开发民宿申报审批一件事及经营流转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改革驱动产业提质升级。

  海岛民宿,不只是海岛慢生活的一次赴约。如今,嵊泗海岛与立于其上的嵊泗海岛民宿,承载了自然、人与物的互相关切,共同组成了嵊泗关于“诗和远方”的美好意象,最终指向了人们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

  嵊泗打开格局,以更为开阔包容的视角,邀请更多人助力海岛共富样本的探索,构筑起一个集智创富的大平台。

  海岛民宿,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地方,更是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一条纽带,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爱上当地的特色。为此,嵊泗强调人的全方位提升,以基层自治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凝聚共建合力。

  以民宿为原点,组建民宿联盟和民宿协会,搭建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创设基层议事载体,发挥行业组织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高质量链接。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文旅运营这方面的考量,嵊泗更是坚持渔农民主体,注重引导渔农民成为乡村文旅运营的参与者、受益者,树立榜样作用,注入信仰力量,点燃他们共建共创的热情,带领渔民奔向海上共富之路。

  【精品旅游线路推荐】

  极东蓝海休养之旅

  线路时间:3天2夜

  D1:上午乘坐大巴前往嵊泗列岛,中午抵达泗礁岛入住品质民宿就餐;下午游览国家4A级景区东海五渔村,主打乡村旅游品牌,相邻的五个渔村特色鲜明、各具风情,尤其是渔民画壁画村令人驻足,之后游玩基湖沙滩或南长涂沙滩。

  D2:上午乘车前往泗礁岛最东端的蓝色海岸休闲度假带,游览和尚套或六井潭景区,看海礁、看海崖、看日出。之后到左岸公路参与骑行、徒步等活动,放松身心;午饭后乘船前往枸杞岛,酒店民宿入住后,游览“山海奇观”,极目远眺,是海上牧场万亩贻贝养殖基地最佳观赏点;最后出海体验海上渔家乐,感受渔获的快乐和“海上牧场”的万亩气势。

  D3:早上早起前往东崖绝壁观海上日出。之后游览世界级景点“绿野仙踪”后头湾无人村,爬山虎布满房屋、墙壁、门窗,绿意葱茏,宛如童话仙境。午饭后乘船返程。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富民惠民,打造海岛民宿嵊泗样板 2022-05-18 浙江日报2022-05-1800012;浙江日报2022-05-1800013;浙江日报2022-05-1800017 2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