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奔跑赶超 美好吴兴迎面来

  暮春渐远初夏来,最美人间五月天。吴兴大地,“绿色”底色铺就山水间,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描绘高品质美好生活“实景图”。

  过去一年,吴兴区按照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湖州市委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的探路者、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总体部署,持续推进“生态吴兴、科创新城、产业强区、幸福家园”建设,形成了吴兴打法、打出了吴兴节奏、展现了吴兴韵味、彰显了吴兴温度。在日前通报的2021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考核评价结果中,吴兴区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

  砥砺奋进迈向新征程,奔跑赶超谱写新篇章。从春天再出发,吴兴上下接续奋斗,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发力新智造 激活新动能

  兴一门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吴兴拥有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美妆小镇成为全国三大化妆品生产基地之一,这里还在全力打造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物流装备产业集群。

  近年来,吴兴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得益于数字化改革的纵深推进,不仅传统产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也为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经济快速提质升级,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数量已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形成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吴兴经验”。

  童装产业自从“装”上了行业级产业大脑,3600多家童装企业享受到集约采购、设计协同、制造协同、人才招聘和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的数字化赋能服务,其中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200多家加工型童装企业实现产能跨区域调配,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32%以上,采购成本下降6%。省经信厅近日公布了第一批产业大脑2021年度建设情况评估结果,7个行业产业大脑评估等级为“优秀”,吴兴区服装(童装)产业大脑上榜。

  吴兴区发改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大力培育以行业大脑为支撑、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体系,加快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打造现代产业数字化生态,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朝着“智造”方向久久为功,积蓄起新动能。

  久立特材特种合金管材未来工厂作为吴兴区首家省级“未来工厂”,基于“5G+MEC云边融合+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用,全线设备采用先进工业控制系统,构建起一个全面感知、泛在链接、数据驱动和智能决策的先进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人、机器、物料、产品、数据、信息、流程的互联融合,最终实现产品制造的高质、柔性、高效、安全与绿色,成为特种合金管材加工行业国际领先的流程式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标杆工厂。

  围绕主导制造产业,吴兴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五五十”标杆引航计划,构建“未来工厂”建设的梯度培育体系,分层级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扩面、分行业推广应用典型案例、分层次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分系统培育转型赋能生态,抢抓数字化改革红利,推动企业从“制造”到“智造”转型。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培育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家,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6家,省级“未来工厂”1家,试点企业1家,市级“未来工厂”2家。

  城乡融合共进

  品质更优化 环境更宜居

  吴兴区全力促进城乡统筹,城乡融合步伐铿锵有力,让城和乡都成为人们向往的创业、宜居之地。

  作为湖州的主城区、首位区,吴兴地位重要、作用特殊。围绕“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提升重要节点战略价值”的要求,吴兴对标新势力城市和高品质生活之城,深耕“主城”发展,由西向东连接中心城区、东部新中心、织里小城市3个组团,在湖州带状城市格局中找准位置、集聚资源、互融共进。

  该区发力新生产力布局,由北向南积极打造“两区”“两谷”“四带”,把创成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作为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最核心的载体;以西塞“科学谷”、阳山“时尚谷”为支点,撬动引进产业头部企业、知名科研院所,让好风景里长出新经济;打造的滨湖、南郊、西塞山、东苕溪四大农文旅走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旅”,形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针对欠发达村集体资产资源不多,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不均衡等现象,该区创新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居民在共建中共享,唱响村强民富振兴曲。

  该区积极拓展强村发展新路径,通过单村组建、多村联建、多村参股等模式联合组建“强村共同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由于本地资源少、区位条件差等原因,吴兴区62个欠发达村靠自身力量难以壮大集体经济。该区大力推广“飞地抱团”发展模式,通过让欠发达村抱团购买物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2个村在高新区砂洗城购买了5.3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通过公开拍租获得租金收入2878.5万元,村均收益46万元,年投资收益率8%以上。

  吴兴将未来乡村建设作为补足城乡建设与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作为我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滨湖六村”和“山水妙境”两个组团式未来乡村正从“一村一品”向“一片一韵”转化。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向“未来社区”融合,按照“目标领先、指标争先、富民优先、机制率先”的要求,探索了一条连片打造、产业联动、资源互补的组团发展的路子。强村富民的同时,有效推动城乡融合新提升。

  “一场一策一组”的未来农场建设,也有效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拥有1000多亩太湖蟹养殖面积的吴兴织里恒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自从被列入湖州市首批“未来农场”创建对象以来,运用“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基地”模式,实现了基础数据监测和远程管控,直接带动农户1500多户。东林镇为2000余亩水田定制专属数字APP,打造农业机械数字化管理的“无人农场”,年均可为周边粮油种植户节约成本超300万元。

  据悉,截至去年底,全区160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9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61亿元。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其中70万元以上148个村,占比92.5%;100万元以上94个村,占比58.75%。村集体成员累计分红2.48亿元。

  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补民生短板 办为民实事

  “一老一小”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也体现了城市温度。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吴兴区首个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试点,今年3月,织里镇晟舍幼儿园绿景名苑园区迎来了14名1岁到3岁的托班小朋友。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环境美、师资强的普惠优质托育服务,这让家长们很高兴,14户家庭的劳动力也因此得以充分释放。

  近年来,吴兴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均衡化,打响“优学吴兴”品牌。去年9月以来,湖州十一中和妙西学校结成教共体,探索城乡融合“互促”模式。通过城乡资源共享、城乡教研共谋、城乡质量共进,有效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共建、文化共建。据介绍,吴兴区现有共建型教共体15对,协作型教共体5对,实现乡镇学校共建帮扶全覆盖。

  老有所养,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如何让老年人更有幸福感?近日,朝阳街道红丰社区老人钱玲珠因下水管道坏了按下“一键帮助”按钮,自动链接到吴兴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不到半小时,维修师傅就登门帮她解决了难题。该区3000多户高龄、独居老人家中足不出户即享点单式服务,还能享受送餐、家政、医疗等品质养老服务。在这里,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优质养老服务得到有效供给。

  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吴兴拿出“绣花”的态度精益求精,让服务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

  面对占全镇常住人口比例超过75%的32.75万新居民,织里镇既抓经济,也抓社会治理,在全省率先探索以社会治理精细度最小化实现新老居民融合最大化,服务形式由传统化向数字化转变,资源整合由多头找向一站式转变,治理模式由政府管理向社会自治转变,机制创新由差异式向共享式转变,持续提高新居民同城化待遇,真正使新居民留得住、过得好。

  作为全省“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试点区(县)之一,吴兴区通过建立片区社会治理工作站、搭建一体化平安实训基地、试点基层治理单元改革等一套高效治理组合拳,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23个部门的383项检查事项、496项处罚事项汇总成“一件事”实行综合查一次,按照“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改革方向;进一步优化精简行政管理队伍,精准破解乡镇“看得见管不着”、力量薄弱等难题;融合多场景应用,形成政企协同监管合力,形成“多方治”管理局面,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版图片由吴兴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奔跑赶超 美好吴兴迎面来 2022-05-18 浙江日报2022-05-1800008;浙江日报2022-05-1800012;浙江日报2022-05-1800019 2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