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6.51%
就业帮扶 同心助残
本报讯 (记者 沈吟) 杭州玫隆食品有限公司的“无声车间”里,没有交谈声,只有一个个专心抹胚、绘制笑脸的身影。也许你曾在可莎蜜兒门店里见过“微笑蜜兒”这款经典蛋糕——小蜜蜂造型、大大的眼睛、甜甜的微笑。这款蛋糕上的每一个招牌笑脸,都出自车间里的聋人伙伴之手。
在“融爱星面馆”杭州海亮大厦店里,涵涵和伙伴们每天一早换好工作服,等候顾客到来,引导扫码点餐,再送上一碗香喷喷的诸暨次坞打面。这样的爱心面馆,已在省内开设15家,吸纳了20余位心智障碍人士就业。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对于许多浙江残疾人而言,他们虽有残疾,但同样逐梦,同样用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省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6.51%,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带头安置为示范引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辅助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多管齐下的残疾人就业格局。
在浙江,社会助残氛围尤为浓厚,广大民营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为残疾人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为他们提供人生出彩的舞台。
去年12月加入圆通“云客服”项目后,肢体残疾的周惟克只需要电脑、耳麦等设备,就可在杭州的家中办公,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登记反馈、业务下单等服务。单日平均接待190人次、平均响应时间13秒,她的客户好评率名列前茅。
除了客服人员外,快递小哥、流水线技术能手、网点创业带头人……如今在圆通速递的各类岗位上,都能看到残疾人的身影。圆通速递通过“圆梦家园”和“云客服”等平台,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属就业创业,目前仅在浙江就已建成超过100家“圆梦家园”。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杭州玫隆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结缘,开始帮助中西面点烹饪专业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十多年来,公司已先后招募了300多名聋人伙伴。不少人掌握一技之长后,还尝试自己开店创业。目前,公司内共有46名聋人,除“无声车间”外,可莎蜜兒门店里也设有聋人烘焙专岗。
他们不仅同工同酬,公司还专门配备了手语老师,定期举行聋人伙伴分享会,帮助他们加强交流,提高专业技能。“未来公司也会继续开放更多的渠道和岗位,帮助聋人朋友早日过上更好的生活。”公司总裁助理李磊说。
浙江将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各级就业与民生保障工作大局,将持证残疾人纳入就业重点人群、就业困难人员,出台残疾人就业特惠扶持政策,实施残疾人就业“新政”,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截至去年底,全省按比例就业残疾人数达8.47万人,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2128家,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5.8万人。全省还建成规范化残疾人之家1341家,庇护2.74万名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等服务,成为浙江助残工作的“金名片”。
在新业态不断涌现的今天,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下,我省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勇敢涉足新领域。手语主播、盲人调律师、有声书演播者、算法工程师等,成为择业新选项。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近千名残疾人从事数字媒体新就业领域,从事电商就业创业残疾人达1.9万人。浙江还大力实施电商助残计划,组织开展全省残疾人网络直播大赛,同时鼓励残疾人投身文创产业、非遗传承等。宁波市涌爱公益助残中心电商平台运营3年来,帮助入驻平台的残疾人学习电商运营技能,参与实战,并推广和销售残疾人创业产品,深受好评。
残疾人就业,重数量更重质量。近年来,全省每年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新增残疾人就业1万人以上。近5年间,我省有23名残疾人选手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2名残疾人选手获省级技术能手称号,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展现风采。
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稳步扩大就业岗位供给,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