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人物

她的“拍门”声网友都听到了,杭州上城区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姚丽君——

不仅救死扶伤
还要呵护住希望

  5月11日,天气凉爽,可记者在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护士姚丽君时,她的额头满是汗珠。“不好意思,我这里比较忙,让你久等了。”初次见面,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面带温暖笑容的护士,竟因为像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里拍门的“雪姨”一角而走红网络。

  前段时间,在杭州某隔离酒店当驻点护士的姚丽君,因拍门方式颇具特色,被隔离人员拍成视频上传到了网上。看过视频的网友都说,这一声声“起床做核酸了”的催促声和敲门声令人印象深刻,细细一想,这背后是满满的责任感啊。

  姚丽君2003年参加工作。3月12日,她主动请缨进驻隔离酒店,与4位同事一起组成医疗组,肩负起隔离点近200人的医疗保障服务重任。

  “根据安排,每天早上8时前,要将隔离点每个人的核酸样本送去检测。” 姚丽君说,她每天都会在4时30分前起床,做好准备工作,再到隔离人员的房门前挨个敲门给大家做核酸。“时间的确太早,确实影响大家睡觉。”姚丽君不好意思地说,一开始,她都是轻轻地敲,可有些人实在“叫不醒”,无奈只能加大敲门力度,声音也更大了些。

  “当初一听到敲门声,我就会条件反射般从床上跳起来,赶紧开门做核酸,这样还能睡个回笼觉。”如今已经解除隔离的刘女士说,“医务人员这么辛苦,我们没有理由赖床。”

  “好在大家都很理解,不仅没有怨言,还能苦中作乐,成功提高了核酸检测的效率。”姚丽君笑着说,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被传到网上,还被大家称为“雪姨”的时候她有点惊讶。但隔离期间,大家一直呆在房间里情绪有时候不是很好,如果能以这样的方式给他们带来点欢乐,那“当一回雪姨”还是很值得。

  除了早起做核酸采样外,姚丽君在隔离点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安排隔离人员入住、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测等,而每项工作都是24小时待命。“隔离人员的入住是随时的,所以有时我们要半夜起来接收。”姚丽君说,3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寒意袭人,她只能依靠身边的“小太阳”(电热取暖器)取暖。“凌晨3时是我最困的时候,朦朦胧胧中,身子没控制好,差点脸贴到‘小太阳’上。”姚丽君说。

  但隔离人员的一次生病,让姚丽君记忆犹新。当时隔离酒店隔离着一对母子,一天半夜,急促的手机铃声将姚丽君叫醒。母亲哭着说,两岁半的宝宝突然生病。本来就有些焦虑的宝妈瞬间崩溃。考虑到宝妈和宝宝的状态,姚丽君和同事马上对宝宝的病情进行研判,在向上级请示后决定先给宝宝服用常规药物。幸运的是,宝宝吃过药后马上就好转了。

  那半个月里,姚丽君和她的同伴尽心尽力完成医疗保障服务,也收获了隔离人员的感激和友谊。来自郑州的尚先生,在隔离期间每天必吃一种特定药。眼看着药不够了,他很担忧。姚丽君迅速协调外部工作人员为其专门跑了几家药店,总算买到了药物。拿到药的尚先生很感激,隔离结束后,他热情地邀请大家等疫情好转到郑州游玩。“现在,他还会经常发一些郑州的美景给我,说以后带我们去那里打卡。”姚丽君开心地说,做护士能交到这么多朋友,也是一种收获。

  如今,回到工作岗位的姚丽君依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既然选择了做医护人员,就要时刻守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姚丽君说,经历过战疫,她对护士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理解:“护士不仅仅是救死扶伤,也是维系每一个家庭团圆的希望。”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7 不仅救死扶伤
还要呵护住希望
2022-05-12 24214473 2 2022年05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