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手机
潘玉毅
由于种种原因,从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我总共只回过五次家,就连电话也打得不多。不是不想打,而是母亲原先一向不大爱带手机,说是放在口袋里容易掉,而且沉甸甸的,干起农活来不自在。
初时,我以为自己可以改变母亲的想法,同她陆陆续续地说过好多次,表示手机还是应该带,有事的时候方便联系。奈何母亲固执得紧,说自己在农村呆着,每天不是屋里就是地头,能有什么事情?若是我还叨叨不休,她会批评我: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你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
眼见思想工作做不通,母亲还有些不高兴,我只得无奈放弃。
细想来,母亲使用手机次数最多的时间段大抵是每年的6月份。杨梅成熟前后,许多住在远处的老主顾都会打来询问杨梅的生长情况,大年还是小年,什么时候可以采摘,果实味道如何?亲友们也会于此时赶着人潮上山来,家里若是没有人在,进不得院子,他们就会拨打电话。故而这段时间,母亲拿手机的频率也会更高一些。至于寻常时候,她会将手机放在电视柜的抽屉里,几天才翻看一回。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真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让哥哥转达一下。
通常我打电话回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紧要的事情,无非是问问母亲和父亲近来身体好不好,告诉他们天气冷热变化要当心,饮食营养要均衡。很多时候,我讲的话母亲也未必全听,她总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说,母亲手机带与不带似乎区别也不大。可是,若说心中没有遗憾那是假的。
我常常暗自思量:为何母亲不能像别人的家长一样,多尝试尝试新鲜事物呢?如果她会用微信,我们的联系也会更紧密吧,可以问候早安午安,可以交流一日三餐,也可以分享日常琐事。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并没有什么如果。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直以来似乎都不太喜欢电子产品。譬如,我和哥哥曾多次提出要给她买一部智能手机,让她闲时可以看看新闻、追追电视剧、刷刷朋友圈,但母亲十分排斥,说看手机还不如去劳动,既能保护眼睛,还能锻炼身体。她的观念根深蒂固,现如今的这个老年机还是哥哥好说歹说她才开始用的。
想着电话有可能打不通,每次回家时我也就很少提前知会。去年是如此,今年也是一样。我最近一次回家是在3月的一个周末。看到我忽然出现在饭桌前,母亲先是有些讶异,三五秒之后,满心欢喜皆化作了脸上的笑容。
得知我还没有吃饭,她起身给我拿来碗筷,紧跟着就要去灶台前生火添菜。
我赶忙拦住了她,说桌上的菜足够了,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
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母亲笑了。
吃完饭,我与母亲对坐闲聊。她像往常一样,没有问我在忙什么,又为什么久不回家。间或,她还会以自己的方式宽慰我:“家里没事,不用挂念,你忙你的,顾好自己的生活。”
但真的不想念吗?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闲话聊不到三句,她就开始叮嘱:“不管怎样,身体要当心,把自己照顾好。现在年轻能熬,觉得没什么,等老了要吃苦头的。”
她又担心我脾气不好,因为琐事同妻子争吵,苦口婆心地劝我:“倩妮说两句就说两句,男人度量要大一点;女人气量都小,你话说重了,她是要记心里去的,不要让她伤心。”
……
整个聊天的过程,母亲好几次重复地说到同一句话,那就是“你忙你的,周末不回来也没事”。可是当我要走了,她除了给我打包自己亲手种的菜蔬、晒的菜干,以及自家养的鸡下的蛋,忽然说道:“现在我手机一直随身带着的,下次来前记得打电话,我多烧两个菜。”
其实,同样的话,去年年前我回家时她亦说过,当它二度在我耳边响起,瞬间让我“破防”。为了自己的孩子,母亲放弃了她的固执和坚持。怪不得有人说“游子就算走得再远,也永远走不出母亲的牵挂”,因为母爱无私,同时它又厚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