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的“病毒捕手”
本报记者 徐彦 姚颖康 拍友 方序 摄影报道
自杭州启动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浙大二院所属三个院区近期的新冠核酸检测任务与日俱增,“五一”假期前四天,完成了约两万管核酸样本的检测,为13万余人提供核酸检测报告。那么核酸样本检测结果是如何快速出炉的?记者来到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一探究竟。
凡是进入实验室的人,必须全副武装,先戴上N95口罩、防护帽,穿好白色隔离衣、特制的鞋套,再戴上外科手套和防护面罩。不到100平方米的密闭负压实验室里,分为试剂准备区、核酸提取区、扩增检测区三个实验区,每个房间都配备独立的互锁门,只有关闭前一扇门,通往下一个实验区的后一扇门才能被打开。
从接收样本开始,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就化身“病毒捕手”,迅速完成试剂准备、核酸提取、实时逆转录核酸扩增等实验操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报告,整个过程约持续2-3个小时。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还需要使用另外一种试剂进行复核。
本轮新冠疫情伊始,这间实验室的灯火就没有熄灭过,“五一”假期三个院区共安排了40余名专业检测人员24小时三班次轮转,另外医院预备200余名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随时待命,昼夜不停地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直面病毒,精准寻迹,向这群与时间赛跑的“病毒捕手”致敬!
本报记者 徐彦 姚颖康
拍友 方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