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点碳成金”,龙游碳汇造富实现多方共赢

  四月,走进龙游,群山环抱,竹林摇曳,空气中带着春夏之交的清新。作为浙江省级森林城市,龙游县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94万亩,其中竹林面积超40万亩,素有“浙西竹库”之美誉。

  近年来,龙游县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发挥山林资源优势,以竹木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为抓手,聚焦竹林碳汇收储交易,通过固碳增汇、碳汇监测、碳汇收储、碳汇交易,“点碳成金”促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实现生态资源储量、林农收入和企业利润多方共赢之路。

  “毛竹是亚热带地区固碳能力最强的植物之一,龙游全县毛竹立竹量8800万株,可年产竹材约1700万支、竹笋3.6万吨,以竹制品形式实现固碳潜力很大。”龙游县林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以全省林业“百千万”工程和全国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碳汇造林、森林抚育、林相改造、护林防火等森林经营措施,着力提高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效率。2021年,全县完成国土绿化面积3704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1.29万亩,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万树”4个,省级森林城镇4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2个。

  同时,通过产业新技术应用带动竹林可持续循环更新,持续提升固碳增汇能力,每年可利用竹废料26万吨,光伏发电年均发电量1966万千瓦时,可节省标煤5.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万吨。

  为了摸清全县域的“生态家底”,龙游还通过碳汇能力监测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林业碳汇调查测算,对县域内90多万亩林地开展了植被碳储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潜在CCER开发减排量等数据指标计量测算,建立了国有林场、村集体、流转大户、个体等碳账户,并计量出碳账户碳汇。通过竹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监测与评估,探索不同生长和经营环境条件下,毛竹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建设,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和普遍推广意义的竹林经营碳汇的龙游样板。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后,为龙游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碳汇交易需通过企业主体来完成,单个农户无法实现交易,为此龙游县专门成立林业生态资源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即“林业两山银行”,作为综合性收储平台,建立碳汇收储系统,盘活“流转圈”,为碳汇抵押贷款、碳汇交易夯实基础。

  “真正实现碳汇交易光有家底还不行,还要有把0变成1的能力。为此我们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共同开发符合CCER认证的4万亩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这是衢州首个竹林CCER项目(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项目),为竹林经营碳汇提供了规范的调查、计量与监测案例示范。”龙游县林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龙游县正积极争取浙江省级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建设,以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游模式。

  4万亩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后,通过计量测算,在计入周期内,预计可以年均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项目减排量)约1.6万吨至2.0万吨,按照50元/吨保守价格计算,每年可以增加额外碳汇收益约80万元至100万元。参与项目的凉丰村等村集体每年可直接增收10多万元。“点碳成金”将真正激发山区县共富活力。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点碳成金”,龙游碳汇造富实现多方共赢 2022-04-26 浙江日报2022-04-2600033 2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