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专版

以奔跑者状态扛起核心引擎使命担当

湖州南太湖新区:创新实干共赴美好未来

  太湖南岸的湖州南太湖新区,已迈开大步走进春天。

  南太湖未来城内,南太湖CBD、天能科技城等24个项目正干得热火朝天,在春天的气息里拔节生长。

  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作为新区重点打造的首位主导产业,近日又种下了两棵“新苗”——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和嘉合(湖州)高分子材料耐高低温阻燃绝缘硅基复合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将有力助推产业链延伸和完善。

  省文旅重大项目风帆酒店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火热,建成后将和月亮酒店、南太湖CBD形成湖州地区沿太湖3个制高点,为环太湖区域滨湖城市带再添靓丽风景。

  创新实干,砥砺前行。南太湖新区这片2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围绕高质量打造“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高能级战略平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转化城市样板,以奔跑者状态扛起核心引擎使命担当,项目建设提质提速,产业发展火力全开,为实现浙北再崛起贡献更多新区力量。

  产业向绿而行

优质项目开新局

  产业是这座新城最重要的生命力之一。

  眼下,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项目已进入生产设备调试阶段,预计6月开始全面试生产。“根据卫蓝固态电池项目生产线需求,我们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把浙江吉胜弘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进行盘活,让新项目跳过拿地、规划、建设等漫长过程,结合‘三服务’活动最大程度帮助项目快速投产。”南太湖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浙江大湾区建设的新区之一,南太湖新区挂牌成立近三年来,围绕打造“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等目标,积极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作为新区重点打造的首位主导产业,通过做强企业、招引项目、盘活土地、延链补链等措施,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涵盖“动力电池等原材料—其他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整车—运营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有影响力、长三角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是新区的“成长底色”。一直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新区循着“3+1+N”绿色产业体系茁壮成长: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先进制造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绿色金融、现代物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向“绿”而行,动能加速转换。“我们聚焦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企业培大育强创新、低效整治提升、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建设三大攻坚战为路径,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推动产业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努力让这里成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得益于持续深入实施的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吉利商用车、天能新能源产业园、蜂巢能源、卫蓝固态电池等一批大好高项目陆续落地建设达产,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截至去年底,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4.7%;通过坚定不移抓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累计创建星级绿色工厂164家,覆盖率达96%。

  锚定做大“经济蛋糕”,新区发挥优势,争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交出了一份份成绩单:入选我省首批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位列省级新区综合评价第2位;国家级平台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级经开区年度综评排名第47位……

  城市向新发展

产城景融合聚动能

  绿色产业加速聚集,产城景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太湖风景秀丽,生态优良,拥有大量蓝绿空间。依托这一先天优势,新区通过文体旅融合,积极推动滨湖旅游、高端度假产业发展,全速推进形成“湖区经济”特色,把滨湖岸线打造成靓丽城市客厅。目前不仅聚集了月亮酒店、南太湖山庄、湖州影视城、哈啦水乐园、古木艺术馆等一批优质文旅项目,还连续举办20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16届帆船赛、11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滨湖度假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新区,为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太湖新区紧邻湖州主城区,具备城市型开发区和城市型度假区的典型特征。新区重塑原有的平台格局,在空间上构建“一湖”(即太湖水域)“两城”(即南太湖未来城和湖州科技城)“三区”(即绿色智造集聚区、滨湖高端度假区和城市经济活力区)“多园”(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铁公水综合物流产业园等重点专业平台)的功能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动能转换升级和绿色崛起。

  滨湖大道往南200米,南太湖新区未来城40多栋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产业楼宇超过一半已结顶,CBD主地标项目已全面进入地下室施工阶段,东区、西区、次地标已全部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作为提升湖州中心城市能级的核心区,南太湖未来城自2019年6月启动开发建设以来,按照“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效率整治拆迁、高标准基础设施、高品质公共服务、高水平生态修复”的要求,围绕“绿色金融、文化创意、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四大主导产业,快速推进开发建设。

  南太湖新区还肩负着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要使命。当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速各类高端要素集聚,推动湖州B型保税物流中心向湖州综合保税区升级,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和贸易枢纽。同时,全速推进湖州湿地·文化广场(暂定名)建设,凤凰湾、凤凰西区等旧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推动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把创新创业空间有机植入滨湖山水、绿色田园之中,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林”的高品质创意生活在新区成为现实。

  此外,太湖旅游度假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互补,通过创新体制、整合机构,加速推进“三区”协同融合,强化“多园”产业支撑,实现优质资源集约利用、优质产业加速集聚。浙北医学中心和滨湖高中已投入使用,中融会展中心、绿地铂睿酒店等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南太湖未来之窗、南太湖智慧科创城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都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路网、管廊、智慧平台等一批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已全面铺开;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美丽宜居的南太湖新区正逐渐显现。

  “高精尖”引领

创新驱动新活力

  植入新经济、集聚新人群,“创谷经济”将是新区发展的又一强大动能。

  作为湖州市委、市政府整合打造的引领湖州未来发展的高能级平台,新区依托西塞山、弁山、太湖等优质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创谷经济”,布局建设西塞“科学谷”和弁山“云起谷”两大生态创新载体,成为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引擎。

  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湖州市委“五谷丰登”计划部署要求,当地将结合湖州科技城建设,以主阵地、主力军的姿态高效率推进“科学谷”开发,加快推动规划编制、区域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打造“亚洲最美大学城”;“云起谷”将锁定“个十百千”工作目标,着力打造集生态科普、文化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山水数字创新景区。

  据介绍,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首要战略,围绕“科研院校引领创新、高端人才带头创新、平台园区集聚创新、科技企业承载创新、社会各界支持创新”的全域创新体系,建平台引项目、聚人才兴产业。

  如今,随着湖州科技城、西塞“科技谷”、弁山“云起谷”、长东未来城等项目的加速推进,创新平台面积已达到100万平方米。目前,科技城核心区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30亿元,60万平方米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以中科院湖州中心为龙头,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4个一流高校平台为支撑、多个众创空间(孵化器)为承载的“1+4+N”创新体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试研台”“栖学苑”两大科创片区正全力引进中小型科学装置,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去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两个重量级平台持续发力,分别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人才集聚指数显著提升,引进各类人才440人、科研团队67个、产业化项目129个。南太湖新区也成功入选2021年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人才促发展,创新赋动能。“作为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我们将加紧引育优秀人才,加速驱动技术创新,把人才的创新力转化为创造力,为产业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迭代和升级,实现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推进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端产业集聚贡献研究院力量。”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2 湖州南太湖新区:创新实干共赴美好未来 2022-04-19 浙江日报2022-04-1900013;浙江日报2022-04-1900010 2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