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锚定“工业强市”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
青山犹葱茏 共富开新衢
本报记者 翁浩浩 于 山 共享联盟衢州中心站 王继红 通讯员 汪耘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刚刚经受疫情考验的衢州,复工复产争分夺秒。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小组进车间、看生产、解难题,截至4月5日,衢州市区399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395家,复工率达99%。
衢江畔的智造新城内,塔吊移转、机声隆隆,总投资479亿元的浙江时代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正全速推进。
这个衢州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蕴藏衢州的壮志雄心——牢记“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殷殷嘱托,锚定“工业强市”目标,以高质量赶超发展,全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
强工提质
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衢州是全省“美丽大花园”的核心区。青山绿水间,衢州工业经济全面起势。2021年,衢州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排名全省前6,其中8项指标全省前3;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9.8%;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5.7%,两年平均增长33.6%。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对衢州加快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上,必须强化产业第一支撑,突出工业第一希望。”衢州市委书记高屹说。
衢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2021年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6.3%。这背后,是衢州抓工业、抓制造业的持续发力。
“时代锂电”项目,被誉为衢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3年后,衢州锂电池材料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球锂电池材料集聚基地。
光环下更有“共富味”。在浙江时代锂电材料有限公司,上百名新员工正接受岗前培训。衢州市人力社保局智造新城分局局长王倩介绍,“时代锂电”项目全部投产后用工需求约1.2万人。高质量就业的美好图景,就在衢州人家门口展现。
去年8月以来,工业强市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制定《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启动工业强市十大专项行动: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业企业“培大育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六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发区创强高新区进位、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业数字化改革、推进企业上市、外贸创强、衢州巨化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
收到惠企“大礼包”,让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君齐欣喜不已。“大礼包”来自常山新推的企业培大育强、产业提质增效等“工业新政20条”。
不仅是常山,衢州市各县域“同频共振”:柯城围绕运动休闲和轴承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强区;衢江做强廿里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打造经济新增长极;龙游以“绿色、高效、富民”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工业体系;江山推出“九大专项行动”助力工业经济全面振兴;开化打出“重塑工业新优势”发展组合拳。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以“低”促“高”
锚定绿色发展新赛道
在“双碳”背景下,工业强市的“绿色路径”更清晰,发展的高质量更凸显。
去年12月,我省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应用”公布,衢州碳账户碳金融应用上榜。
类似银行账户,碳账户存储的是碳排放量,衢州233.8万个碳账户覆盖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六大领域。其中,全市1030家规上工业企业都有专属碳账户。
每天一早走进公司,浙江健盛集团江山针织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余辉本会习惯性地登录衢州市碳账户管理服务系统,查看企业的碳账户——电、天然气、蒸汽、原煤等碳排放数据一目了然。这些数据来自企业内安装的100余个采集器,如果能耗超过预期,碳账户系统就会发出预警。
事实上,在碳账户诞生前,衢州企业已开展节能降耗多年,但仅凭一两个项目达到节能效果的模式,已逐渐成为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系统重塑和精细化管理。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模式变革。衢州通过设立单位产品产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单位税收3个碳排放强度指标,为企业贴上红色、黄色、浅绿和深绿四色标签,区分碳排放等级;发布《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让企业每道工序的碳排放量有据可依。
而金融创新让降碳这把“火”更旺。衢州打通绿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企业碳排放量实施有差别的财政金融政策,激励企业绿色转型,目前已开发碳金融“云上超市”“工业减碳贷”“碳融通”等34个低碳金融产品。据预测,通过对传统高碳企业改造,衢州“十四五”期间可腾出61.7万吨标煤用能指标。
未来3年,衢州坚持走以碳账户建设驱动“双碳”领域大变革的路径,探索走出一条以最低碳排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以“特”求“优”
锻造跨越赶超新优势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
衢州工业强市,以“特”求“优”,通过打造特色产业链,把短板锻造成长板。
“就是看中完备的产业链。”提及10.8亿元投资精细化学品项目的缘由,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振华直言不讳,“在智造新城,项目所需的几十种原材料都能得到供应,用户市场潜力巨大。”
新一轮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衢州深入实施六大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全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
围绕六大产业链和链主型企业,衢州建立由市长任总链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总链长、市经信局班子成员任链长的产业链“链长制”,建立链长领衔、市级部门和行业协会协同、专家参与的产业链研究和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一链一服务团”。
“以前招商主要看企业实力,现在则以有利延链补链强链为原则,瞄准链主型企业。”衢州智造新城管委会投资促进部副部长杨志坤深有感触地说。
数据显示,2021年,衢州六大标志性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210亿元,约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2%。
以产业链升级为契机,衢州锻造制造业新优势的步子迈得更大更稳。
清晨6时起床,穿过崭新一天的衢城,7时45分到达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热情满满地投入工作。自去年11月衢州市与巨化集团有限公司新一轮干部相互挂职以来,衢州市科技局干部王秉余已适应“新角色”。
挂职制度的背后,是衢州巨化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这步“大棋”。统筹整合人才、科技、资金、平台等要素资源,深化产城融合、创新要素共享、基础配套共用、产业数字化平台共建……一片热土、一方产业,擦出闪耀火花。
一体化的“磁吸效应”已然显现:华友钴业、韩国晓星、中宁硅业、杉杉股份、一道新能源、隆基乐叶等一批实力强、投资大、技术新、前景好的企业相继落户。
与此同时,衢州创新平台能级“水涨船高”:全面深化与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及大院名所合作,积极创建国家空气动力装备创新平台,全方位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道。今年1月下旬,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更是花落衢州,致力建设面向世界前沿的电子化学品、特种聚合物和专用化学品等高端化学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加快形成工业强市的滚雪球效应。
当前的衢州,“衢通四省”大通道全面打开,绿水青山价值充分彰显,改革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未来的衢州,奋发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舒展,向着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进发。
一城起势,雄途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