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金融“及时雨”,迎风助春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春耕备耕期间,浙江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引导辖内各农商银行,降下一场金融普惠、扶农助农的“及时雨”,推动乡村振兴,帮助农村用户走上共富路。

  这场金融“及时雨”,一下就是100亿元!

  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是确保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保供的基础,对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初,中央有关部委要求,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为此,浙江银保监局认真落实银保监会关于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的工作要求,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抓住种子和耕地两大核心,切实保障春耕备耕信贷供给,全面提升辖内金融服务效率。温州银保监分局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引导浙江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支持工作统筹部署,确保各项支持措施落到实处。

  重点领域,着重聚焦

  渔民“海上春耕”有保障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我们渔船出海的资金不用愁了。”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有了这笔资金,我的紫菜就有指望了。”

  在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的统一部署下,温州辖内12家农商银行统筹安排了100亿元全力支持春耕备耕,助力粮食稳产增收。各农商银行共组织超2000名“共同富裕金融专员”进行下沉走访,深入村组、农户、涉农企业,对接新型农业主体和各类小农户,全面摸清春耕备耕资金需求。

  当前正值“海上春耕”黄金期,许多渔民急需资金,购油、买冰、出海捕鱼,资金需求集中旺盛。洞头农商银行组建“先锋党员+共富专员”春耕服务队,积极开展送“贷”上船服务,同时,给予专项利率支持为渔农企业“撑腰”,全力保障渔农生产。每每遇到有资金需求的农业主体和农户,“共同富裕金融专员”便给出建议、优化方案、简化流程,全力保障金融支持。

  在春耕关键期,浙江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内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现阶段服务“三农”的关键工作,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集全辖农商银行之力,保障春耕备耕信贷资金供给,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以更足、更准、更优的金融服务护航春耕备耕工作。

  紫菜养殖户老林,在拿到了苍南农商银行为其发放的无还本续贷后,激动地连声道谢。老林系苍南县大渔镇紫菜养殖户,已养殖紫菜多年,也是苍南农商银行多年的贷款客户。2019年,老林凭借“养民证”在苍南农商银行获得了“养民证贷”,不仅贷款额度提高了,利率也更加优惠。老林利用贷款资金进一步扩大经营,紫菜养殖数量从10排增加到40排,年收入翻了好几番。去年冬天,受天气影响,苍南县紫菜收成骤降。老林的贷款即将于今年年初到期,苍南农商银行共富专员了解相关情况后,主动联系老林,为其办理了无还本续贷,解决了老林资金周转难题。

  在这个渔业生产关键期,洞头农商银行设立了春耕备耕专项信贷资金8亿元,多措并举发放5.2亿贷款,为渔民“海上春耕”提供金融保障。

  跟洞头一样,苍南县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今年年初,苍南农商银行与苍南县渔业协会达成合作协议,设立10亿专项信贷资金,从渔业产业链、供应链等环节入手,全方位支持县域渔业产业发展。该行积极丰富渔民融资担保方式,创新推出“养民证贷”“船舶抵押贷”“船舶股份贷”等产品,有效盘活渔业、渔民资产,破解养殖渔民融资难问题。同时,该行组织了216名“共同富裕金融专员”深入开展“三服务”“双排摸”活动,对种养殖户、农业企业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深度走访排摸,摸清其生产计划及资金需求,对事关民生保障的“米袋子”“菜篮子”,特别是粮油种养殖、畜禽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优先满足其相关贷款需求。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新发放涉农贷款超3万笔,贷款金额近60亿元。

  部门合作,创新产品

  春耕农机现代化有保障

  惊蛰已过,温瑞平原迎来春耕好时节。

  瑞安市李运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值的不断提高,对农业科技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也不断上升。该合作社今年需要翻新农场,并购买了无人机用于后续植保。“翻新农场需40万元,购买无人机需要8万元,这样一来合作社的流动资金就捉襟见肘了。” 该合作社负责人李运敢说,“好在春节前,瑞安农商银行就联系了我们,及时为合作社提供了50万元授信。”

  为助力瑞安市农企农户打好春耕“第一仗”,瑞安农商银行精准对接农企龙头和农户金融需求,协同“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多方合作机制,量体裁衣推广“农业先锋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无抵押、免担保。在贷款利率方面,全面实行优惠利率政策,纯农业贷款执行4.35%的优惠利率。在此基础上,该行与当地财政部门合作,针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支农再贷款,由财政部门按实际利率进行贴息,真正让农户实现“无本种田”。

  这只是浙江辖内农商银行积极助力春耕农忙的一个缩影。浙江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内农商银行精准对接,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银行业金融支持春耕备耕质效,助力乡村产业农机升级换代,实现乡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温州辖内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当地监管部门政策号召,纷纷推出多项助耕特色贷款产品,主动降低贷款利率。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出台延期还款、无还本续贷等专项政策支持,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鹿城农商银行全面推进金融助力春耕备耕,在走访建档、整村授信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共富贷”“幸福贷”等农村金融产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在该行支持下,温州市藤穗粮食专业合作社成长为国家级示范区合作社,引进了全自动粮食加工流水线、收割机、低温干燥剂、植保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设备,实现“机器换人”、良田增产,其绿色大米示范基地已扩大至600余亩。

  不误农时、不误农需

  春耕办贷“一次都不用跑”

  “这是我们第一次贷款,没想到作为初创企业,融资竟这么便利。”泰顺县宜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叹道。今年该公司由于土地平整、果苗购买等造成流动资金紧张,该企业负责人通过扫码,向泰顺农商银行提交贷款申请,不到2个工作日便获得了首贷资金150万元。

  “龙湾农商银行一直对我们有农业信贷支持,也让我们在春耕备耕中底气十足。”温州市龙湾区海滨灵伟家庭农场负责人说。该农场拥有种植基地近300亩,冷库1千立方米,也是海滨围垦都市型农业示范园区的白啄瓜种植大户。种植的“灵伟”牌白啄瓜,曾荣获“浙江省十佳甜瓜”称号。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龙湾农商银行通过大数据筛选对接,紧密关注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经营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由“共同富裕金融专员”主动上门走访对接,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保障,并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优先放贷,通过充分运用数字金融技术,精准帮扶辖内重点农户,全力支持春耕备耕,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需。

  据悉,依托数字化改革,浙江银保监局积极搭建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这一信贷服务平台,指导辖内农商银行加快探索数字化供应链金融重点项目和业务模式。通过建立绿色服务通道、优化授信条件、简化放贷程序等多种措施,实行助耕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办结机制,确保信贷产品与农时顺利衔接。辖内各农商银行纷纷建立春耕备耕的快速响应机制,开通春耕备耕绿色信贷通道,安排专人专窗,优先审批、优先发放,最快当日放款到位。此外,引导信贷客户通过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丰收互联”、“农商好贷”等线上渠道办理贷款,实现春耕办贷“一次都不用跑”。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金融“及时雨”,迎风助春耕 2022-04-06 浙江日报2022-04-0600008;浙江日报2022-04-0600007 2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