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

聚焦城市小区 构筑基层治理新模式

王琰瑾 曹祎

  看着崭新的监控杆和高清监控探头陆续完成安装,家住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钜和天乐苑小区的王雨良大伯竖起了大拇指,为小区的“红色业委会”点赞。“全靠‘红色业委会’主动牵头协调改造,有了新监控大家住得更安心舒心。”王雨良说。

  钜和天乐苑小区是一个有着近10年历史的小区。最初交付时的模拟监控系统不仅覆盖面有限,而且分辨率较低,居民对此很不放心。去年,“红色业委会”成立后,就把监控问题列为“一号工程”。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对原有的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不管是小区绿化维护,还是基础设施维修等,在“红色业委会”的带领下,小区有了新面貌。

  钜和天乐苑小区的变化,是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聚焦城市小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缩影。近两年来,城南街道创新启动区域化党建格长制工作,凝心打造了“红心桥”党建工作品牌,积极探索党建统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走出了城南党建全域提升新路径。

  位于城郊接合部的禾源新都小区,是城南街道辖区规模较大的拆迁安置小区之一。因居民矛盾纠纷比较多,小区管理困难。去年,城南街道积极推行党建统领、社区监督、业委会主导、自治站管理、居民参与的“五方协同”工作机制,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禾源新都小区业委会协同自治站,开始推行小区自治管理。

  路灯更换、电动车棚修建、围墙改造等小区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自治的好处,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自治管理的队伍中来。一支支由新居民、微网格长、网格员组成的红马甲小分队相继成立。在社区党委、小区业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禾源新都小区的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得更加及时有效,往日的“问题小区”逐渐转变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和谐家园”。眼下,城南街道已成立“红色业委会”11个,全力打通居民身边的“堵点”。

  家门口的党建阵地,服务小区治理“零距离”。在城南街道良秀社区玫瑰恬园小区的“玫瑰红”党建客厅,“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居民代表”协商议事机制,正以每周召开的议事会形式,融入小区居民生活。会上,对于居民的每一条意见,小区里的每一项事务,“四方”代表都会给予答复和办理。收集民情民意,研究破解方法,切实解决居民的急事、难事,一方小小空间成为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主阵地。

  一个个党群服务阵地的建立,让城南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有了延伸的触角。新近完成改造的新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融入了政务服务、文化休闲、便民服务、智能体验等功能,不仅让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有了延伸的触角,更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聚焦城市小区 构筑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2-03-30 浙江日报2022-03-3000009 2 2022年03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