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机艺”融合效益高
路斌
在海盐县沈荡镇国民农场内,翻耕机正在工作。随着机器轰鸣,原本结团成块、凹凸不平的土壤,经过镐头、挡片、滚子一道道工序下来,立起了壤质均匀、形状整齐的高垄。
今年,国民农场共计划播种春大豆800亩。“像这样翻耕机作业出来的标准化垄,后面可以跟大豆采摘机作业宽度相匹配。相较于人工采收,每亩可节省采收成本500元以上;相较于不做标准化垄,机收损失能减少一半。”农场负责人朱国民说。
除了机器换人,近年来,在县、镇农业专家服务团的指导下,国民农场积极实践稻豆科学轮作模式,既充分利用土壤各层养分,又发挥土壤增产潜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国民农场只是海盐县积极探索农艺农机深度融合技术的一个缩影。据悉,自引进嘉兴市首台鲜食大豆采摘机开始,海盐县就开展配套栽培技术与多环节农机应用研究,推进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并以稻豆轮作为特色,全力打造“稳粮保供+农业双强”的一张海盐名片。目前,海盐县大豆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是浙北地区最大的鲜食大豆种植基地,亩均产量在850公斤左右,其中稻豆轮作约有2.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