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面完成畜禽遗传资源面上普查
记者 来逸晨 通讯员 章晓炜
本报讯 (记者 来逸晨 通讯员 章晓炜) 日前,浙江畜禽种业传来好消息:自去年3月农业农村部开启为期3年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以来,浙江已提前全面完成畜禽遗传资源面上普查。在普查中,浙江首度发掘了松阳锦鸡、乐清磐石灰鹅、平阳鹁鸽、雁荡麻鸡、开化翻毛鸡、苍南马站红鸡、温岭乌根草鸡等7个疑似地方特色畜禽新品种,消失20余年的濒危品种平阳北港猪也疑似再现。
目前,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正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这些品种开展新资源申报工作,待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就可认定为新品种。据了解,各地已落实专项经费,正通过活体保种、遗传物质收集保存、基因信息保存等三大手段开展先行保护,确保资源不遗失。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王争光教授介绍,浙江正逐步在云端建立基因数据库,实现分子水平的数字化保种,并与各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共享测序数据。
最近,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建的黑猪产业研究院有了阶段性新进展:以浙江特色优良猪种“嘉兴黑猪”为基础,组合其他猪种优质基因,新品种“青莲黑猪”的经济效益比纯种“嘉兴黑猪”提高30%以上。
“促进科企对接,畅通畜禽种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循环,是现代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种业振兴的必需。”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畜牧生产处处长任丽表示,浙江正逐步构建起“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目前,全省已有6家企业建有博士工作站,3家设有院士工作站,成功培育出5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