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金平湖:脉动未来乡村,重燃平沪之恋

  春回大地万象新,东风浩荡鼓满帆。在这样的好时节,平湖以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为牵引,借助未来乡村建设这一东风,开启对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新一轮探索。

  面朝大海、背靠上海,平湖市区位优势明显、城乡发展均衡, 2021年城乡收入倍差缩小到1.64,为实现共同富裕和未来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新的赶考路上,平湖补短板、扬优势,引领乡村共建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打造集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数字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于一体的未来乡村,让这平原沃野在“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大框架里,向城市敞开一个更为广阔、更为精彩的乡村大世界。

  纵览未来乡村建设的蓝图,平湖从全域视角、以“钟溪棹歌·隐世田园”为主题思路,集成醉美钟埭、和美沈家弄、优美大力这三个核心未来乡村,组团式打造未来乡村典范片区,整合资源,统筹并进,实现乡村空间形态的重塑,积极谋划城乡融合脉、四季田园路,大笔勾勒出“一环一带、三心三片”的未来乡村建设大图景,承载人们对于乡村无限的向往与热爱。

乡愁可寄

——凝聚精神内核,焕新乡村时代价值

  未来乡村,是连接乡村“过去”与“未来”的重要载体,向古而新。也正因为,每一个乡村有其独有的乡村记忆和文化底蕴,才铸就了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浓郁乡愁的寄托所在,也是未来乡村建设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乡村的魂,决定了未来乡村的成色。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沈家弄深挖“知青+乡创”元素,以“水”为主题,精心打造“水驿、水园、水社、水居、水路”,建成“知青记忆馆”“知青书局”,用“藤桥、埭上、知青、车桥”四个码头把这些记忆串联起来,让城市与乡村找到了情感的共振。

  譬如,在藤桥仍然保留着一处当年知青生活起居的老宅,通过修缮,建成平湖乃至嘉兴唯一的一处“知青记忆馆”,馆内收录当时知青插队落户时生产生活所用的器具,引入与知青主题相契合的“青春无悔”“艰苦奋斗”及“人生探索”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多文化结合、新旧交融的文化内涵,供经历者回忆、后来者学习。

  沿着“钟溪棹歌·隐世田园”风景线一路游走,在杜经布文化体验点,飞梭往来之间经纬纵横,布匹在慢慢延长,这是老底子的非遗技艺;在广陈镇,山塘老街完成复市,与北山塘共建国家4A级景区,续写了“一桥跨沪浙,南北两山塘”的今世佳话;在赵家桥村,坐落着全国首个综合性航天科普类展馆,开启孩子们的太空之旅;曹桥街道马厩村依托丰富的水系资源和文化资源,引进合木俱乐部,打造专业化、体验化赛艇基地……这一个个璨若明珠的美丽乡村,在不断雕琢自身文化内涵和村庄气质的同时,还紧密结合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建设、农民丰收节,在端午节、立夏民俗文化节、嘉兴市民游美丽乡村等一个个活动中“惊艳”亮相,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擦亮了农旅融合发展的金名片。

  “未来乡村,激活了沉睡的乡土文明,近看是热闹了乡村百家生活,远看是慰藉了城市化不开的乡愁。”平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也正是基于对“人”的“关切”,未来乡村更是以多元化邻里生活为亮点,让农民成为乡村主人,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沈家弄将废旧的农贸市场改造成“民情茶室”,延续17年的“喝早茶”工作法,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定期去“民情茶室”喝早茶,全面收集村情民意,拉近干群关系。

  在未来乡村的建设图景里,密布着文化礼堂、农民公园等互动交流、文体娱乐、协商议事的开放式邻里交往空间,流动着越发浓郁的乡情。

需求可解

——场景创新引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需求牵引是未来乡村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如何找准未来乡村数字化的切入点,基于数智化场景驱动加快百姓生产生活的需求迭代,这是平湖推动未来乡村数字篇的重点。

  摸清“需求”是“关键核”。为此,“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贯穿于平湖未来乡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延伸了乡村公共服务的“神经末梢”。

  对于种粮大户而言,每年的规模种粮补贴是一笔重要的收入。往年这样的补贴资金从申请到拿到手都要5个月时间,今年却缩短到了最快5个工作日。

  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提速,源于平湖市打造的“浙农补”应用场景。农民在线申领、政府在线审核,补贴资金在线发放,种粮农民只需点点手机,补贴就能一键到账。这是数字化改革给田间地头带来的鲜明改变之一,也是未来乡村精准服务百姓生产生活需求的经典场景之一。“未来乡村”不仅提供了一种可以落地的乡村振兴范式,其场景构建方式也将成为乡村振兴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如今,数字化改革给百姓解锁了更多的未来乡村生活方式。譬如,新增建设的灯光篮球场,不仅满足了村民夜间打球的需求,同时还配以智慧化运动数据统计设备,让乡村健身更健康和科学;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利用农业植保无人机以及建立监管平台提升高产效率,让“靠天吃饭”的农业种植有了新的保障;盘活乡村闲置用房,改造成智能快递驿站,实现快递站的自助寄收出库,同时配有内部休憩空间,打造阅读、茶歇、交流的公共空间……

  在钟埭街道,全域环境治理的云平台——“钟溪云”,涵盖了乡村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结合第三方巡查,构建起问题发现、反馈、整改、复核的工作闭环,并打通垃圾分类智能化平台和善治宝平台,每月垃圾分类准确率精确到户,扣分信息与善治宝无缝对接,实现“生态环境一图统揽、环境问题一网打尽”。同时,成立村民民主监督团、“退役军人尖刀连”等自发组织,提高村民参与未来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数字赋能、场景搭建,精准映射了乡村“人地物事”之间的关系关联,成为平湖未来乡村不断丰富乡村功能、重构乡村空间、迭代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让这里的乡村有智更有质!

未来可期

——释放改革红利,打造“共富”产业链

  作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未来乡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叠加在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之上的新形态,是一个递进式的乡村建设形态,因此必须在有基础、有条件的乡村进行谋划建设,才能打造乡村板块建设“重要窗口”的最美形态、最稳基石。

  以平湖市首个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的经济强村沈家弄村为切入点,我们可以看到打造共富产业链是未来乡村由理想向现实落地的核心支撑。

  在强村计划6.0版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项目的创新实践下,沈家弄村44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累计分红收益高达68万元。今年,又积极谋划“散货泊位码头”众筹项目,在保障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之外,将沈家弄村未撤建制农户纳入众筹范围,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切实提升农户收益。

  “沈家弄未来乡村在建设中突出了经营村庄的理念,引进运营商全过程参与,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同时更加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从看客向主人的转变。”沈家弄村支书强调道。

  与此同时,平湖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健全村富带民富的共富体增值收益机制,探索出更多“接地气”“有生命力”的共富模式。大齐塘村创新了村民众筹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模式,以持股分红形式增加农民收入。以“大齐塘村建材堆场码头”项目为例,该项目基本股2000元/股众筹,每个农户可入1到5股,确保村集体与全体村民合法权益。以股东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为原则,向全体村民开放认筹,实施期限为五年,每年年收益保底10%,收益大于10%按实进行二次分红。首批认筹中,有28户村民主动为低收入家庭出资36万元垫资入股。若按10%的保底收益,58户低收入家庭平均每户可分得约620元。

  新仓镇创新启动全市首个低收入家庭农业产业共富项目——新仓镇莓莓甜园产业共富项目。项目通过“固定收益+实际收益分红+劳动增收”等增收方式,每年将带动全镇263户低收入农户增收20.16万元,户均年增收预计800多元。

  由此可见,平湖将未来乡村置于共同富裕的大场景里进行系统谋划,创新多产业支撑,从源头上供给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开山破题为思路,以民生福祉为尺度,不断拓宽共富路径,把共同富裕的乡村图景描画得更加生动、更加精细。

  (本版图片由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金平湖:脉动未来乡村,重燃平沪之恋 2022-02-25 浙江日报2022-02-2500009;浙江日报2022-02-2500019;浙江日报2022-02-2500015;浙江日报2022-02-2500018;浙江日报2022-02-2500024 2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