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

  春寒料峭,南太湖畔,处处呈现出沸腾状态。

  德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南浔110个在建项目争分夺秒赶进度,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三纵七横”骨干路网火热建设……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场景,是湖州这座经济体量、人口数量、城市规模都不大的“小个子”城市,这5年来频频迸发“大能量”最好的注解。

  回首过去5年,湖州市牢记“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殷切嘱托,地区生产总值、财政、金融、投资、消费等重要指标增长连年快于全省,居于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居全省第2位;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6%和13.4%,均居全省首位……一个个关键数字,标刻出5年来湖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足迹。这座城市,已不仅仅是曾经内秀含蓄的江南小城,正以破茧而出之势唱响浙北最强音。

  谋定而动谱新篇,砥砺前行再起航。就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湖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当地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新鲜出炉—“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

关键词: 绿色

深耕生态优势

拓展绿水青山转化新路径

  5年来,湖州从美到强、从质到智,实现了这座城市深厚积淀的顺势迸发。

  这一切转变,源于一抹绿。

  17年前,诞生在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给予这方山水美丽颜值,更赋予精神内核。这些年来,湖州始终以这一理念为指引,不断丰富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于是,你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不少景区或乡村,随处可见废旧物品“变身”成装饰品;在学校,垃圾分类要进行“红黑榜”排名,孩子们最爱每天中午的“光盘”比赛;在企业,为实现无废排放,不断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形成了赶超氛围……

  绿色是幸福。近年来,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借力塘口集镇环境综合整治,130间商铺污水全部并入污水管网。小巷已焕然一新。

  绿色亦是财富。“那是无法形容的美。”安吉县梅溪镇梓坊村党支部书记钱茂森怎么也没想到,竹林里的新鲜空气还能换来真金白银。去年年底,安吉上线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这不仅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尝试,也拓宽了农村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湖州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了一批农服结合,“生态+文化”“景区+农家”等新兴产业模式。5年间,仅乡村旅游产业,就实现直接收入500多亿元。

  在德清,去年上线的“数字两山”GEP核算决策支持系统,更是精准地算出了每块地的“生态身价”。项目来投资,只需将承诺亩均税收、投资强度、所需土地面积等基础信息输入系统,就能得出核算结果,项目的生态影响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当地以GEP核算为基础推出GEP绿色金融贷,落地阜溪街道龙胜村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农业项目,便是受益者之一。

  众多的制度创新,为湖州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提供有力保障。

  肩扛生态大旗,秉持着“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紧迫感,今后5年,湖州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强市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共富综合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计划,扎实做好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打造全国绿色储能基地,争创碳达峰国家试点城市。

关键词: 创新

聚焦绿色智造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生命力之一。

  这几日,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的正威华东总部制造基地项目现场,部分厂房的主体结构已结顶,工人正在抓紧施工中。今年5月,这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光电产业项目将进行试生产。

  这些年来,湖州突出生态、绿色、智能发展主题,做精生态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创造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深度融合模式。

  5年间,湖州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标准,通过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持续深化产业集约化转型,提升生产要素资源的利用率。

  5年间,湖州以数字化改革为方向,在全国首创“碳效码”,为全市3700余家规上企业精准画像,助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5年间,湖州以核心技术改革为突破,创新指数进入全省前三,打造了多个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技术增长点,如德清地信产业营收连续6年实现翻一番,高端装备领域形成了智能电梯、工程机械等多个拳头产品。

  数据显示,5年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成功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8%、13.6%和12.1%。湖州,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试点示范城市,连续两次获评国务院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湖州创新“打法”,连续出台“湖八条”“湖九条”“湖十条”和人才新政4.0版等一系列重量级惠企、惠才政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以最低成本、最高品质的“双城”特色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前来落户。

  这些年,怀揣着“浙北再崛起”的雄心,湖州早已“跳出湖州看湖州”,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按照“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思路,在5820平方公里上绘出生产力的新画卷。特别是先后成立了南太湖新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两大高能级平台,为全市承接优质产业项目和创新资源提供了重要载体。欣喜的是,我们看到湖州城市能级、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先后引进了吉利汽车、太湖龙之梦、泰嘉光电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和“专精特新”优质项目。

  今后5年,湖州将坚定不移实施智造强市战略,把发展的主攻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五谷丰登”计划,聚集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着力形成科技、人才、产业相互促进,共同支撑湖州经济高增长的创新动力格局。

  1.65,这是2021年湖州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值,5年来,这一数字在持续缩小。

  去年4月23日,新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系列榜单发布,湖州在全国各地级市中,市民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表现突出,入选十大秀美之城。

  无论数据,还是荣誉,见证的,是湖州城乡均衡发展的速度和温度。

  细看变化,这是340.7万湖州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满的5年—

  5年来,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2%提升到66%,新增建成区面积48.8平方公里,南太湖未来城启动建设。

  5年来,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新建和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9所,浙北医学中心、湖山大道、市美术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行。

  5年来,公共资源双向提升,县域医共体、县域医联体实现全覆盖,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县实现全覆盖,市区公交与三县城际公交“电动化、一票制、移动支付、IC卡互联”实现全覆盖,城市15分钟、农村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

  5年来,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建立城市数字大脑“一屏掌控全城”“数字乡村一张图”,壮大“家园卫士”“德清嫂”“平安大姐”等志愿者队伍,平安建设实现“十四连冠”。

  5年来,城市形象持续改变,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市县“满堂红”。

  这一系列变化,落脚点始终围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久前湖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医检结果互认共享延伸至镇村,吴兴区东林镇卫生院的签约医生调取了辖区内村民李敏江在市级医院做的检查结果,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就诊取药。这几年,湖州建起了一个个城乡“运动加油站”,长兴县龙山街道西峰坝村村民吴爱良点开微信小程序报名,与健身指导员一起,参与晨跑、健身操等锻炼。

  而农业“标准地”“未来农场”“强村公司”等一系列“打法”,让农民钱包鼓了起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踏上“4万元”台阶,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村全面消除。

  作为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以及全省共同富裕建设唯一“缩小城乡差距”试点市,未来5年湖州立下新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到1.6以内,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群体、20万元至60万元群体占比分别达到82%和45%,更高水平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眼下,一个个追逐共同富裕的鲜活故事正在太湖南畔上演。城乡均衡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湖州将持续提高供给质量、缩小供给差距,使优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

  (本版图片由湖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 2022-02-25 浙江日报2022-02-2500006;浙江日报2022-02-2500014;浙江日报2022-02-2500012;浙江日报2022-02-2500013;浙江日报2022-02-2500021 2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