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亲历

洞头破堤通海、为鱼“让道”一年多,记者故地重访——

那片海,正在“苏醒”

  寒冷的海风轻拂过东海洋面。站在远处眺望密密麻麻的紫菜田,抬头数着成群结队横飞的白鹭,低头俯下身将手探进礁石间摸索,一下子就摸出好几个螺来……

  辽阔的海平面下,蕴藏着无限生机。这里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浙江第二大渔场——洞头。

  我们沿着瓯江入海口,经灵霓大堤一路向东,来到了进入洞头的第一村——霓屿街道下社村,这也是整个洞头的“桥头堡”。大堤靠近村口的一侧,一道200多米长的口子连通了南北两侧的海面。恰逢涨潮,两侧海浪汹涌。

  2020年12月28日,洞头实施“破堤通海”工程,打通瓯江口南北两端相互隔绝了14年的海水通道。

  破堤通海一年多以后,这片海域里的每一处变化,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海岛人最为清楚。

人为鱼“让道”

  上午,跟随下社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建海,我们再次站在了网寮鼻湾附近的堤坝边。与一年多以前满是沙砾的荒滩不同,现在的礁石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各式各样的海螺、螃蟹等小生灵。

  放眼望去,成片的红树林覆盖着大堤南北两侧近处的浅滩,芦苇随风摇曳,就连来自北方的野生柽柳也来“凑热闹”。

  看到我们露出惊讶的表情,张建海打开了话匣:“我打小就在这里长大,已经近十年没有见过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堤坝修筑以后,连续好多年没有在北片海域看到牡蛎。”张建海随手捡起几个海螺递到我们手上,一边介绍螺的不同品种,一边感慨着,“这些小家伙都是去年春夏之交才在这里安的家。”

  2006年4月,承载着海岛人多年期盼的灵霓大堤建成通车,横跨大海,连接起洞头和温州城区。曾孤悬在外的洞头成为了半岛。此后,海岛生态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效益日渐凸显,一批景区村、网红村实现了黄沙变“黄金”,石屋变“银屋”。有数据显示,通车10年,洞头生产总值从19.10亿元增加到61.48亿元,年均增长13.8%。

  “然而洞头与大陆连通之后,大家渐渐发现两边的海域各有不同,南边潮涌不断,北边却静静的。”站在破堤通海处的桥面附近,张建海比划着双手,语气间有些伤感。

  张建海告诉我们,大堤建成后,霓屿的紫菜养殖产业受到不小冲击。每年9月的紫菜育苗期,大堤北片养殖区经常出现死苗、烂苗造成减产的情况。“我们找来海洋专家,检测了以后才发现两片海域的盐度发生了变化。北侧盐度比南侧低了两三度,这相当于1公斤海水里少了两三克盐。”

  除了紫菜产业,生活在瓯江流域的凤鲚、鲈鱼、鳗鲡、日本对虾等洄游性海洋生物,因大堤的阻隔而洄游受阻,附近的生态也受到了影响。河口性鱼类从原来的42种减少到22种。

  2020年底,洞头决定“破堤通海”,拆除灵霓大堤坝头,打通海洋生物洄游通道,恢复海域生态,为鱼“让道”。

  破堤通海之后,变化就一点点发生了。海里的生物对海水的盐度、水质、流速最为敏感,海水流动性增大,浮游生物逐渐增多,海洋的生物多样性自然而然恢复了。

  依托环境快速发展的洞头人意识到,生态才是洞头的命脉所在。

人靠海致富

  站在下社村口高处远眺近海海湾,海面上密密麻麻竖立着紫菜养殖竹竿,很是壮观。当地紫菜大户陈时福邀请我们登上采收船,前往不远处的滩涂。波光粼粼间,褐紫色的紫菜田映入眼帘。

  洞头是有名的“中国紫菜之乡”。过去的几十年里,紫菜养殖是许多霓屿街道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这里是瓯江口和东海交汇处,现在大堤两侧实现了江水和海水的交汇,水里养分更丰富了,紫菜长势非常好。”谈话间,船只行进至翻转全浮式养殖区,黑压压的“紫菜田园”蔚为壮观。

  网帘上的紫菜如黑绸缎一般在水波里荡漾,养殖户驾着载有收割机的小船,正在忙碌地收割着。放眼望去,长约一毫米的细细“绒毛”在水波中漾动。岸边,已收割上岸的紫菜叶片细嫩,色泽黝黑发亮,阵阵海藻芳香味随着海风四散开来。

  当船只横在梯架下,看着随浪摇曳的网帘,我们也模仿起了养殖户劳作时的模样。换上防水服,在陈时福的指点下,我们行进在水位没过膝盖的水面上,双手用力将紫菜两头拨拢至网帘,再使劲拉扯,一大把细嫩的紫菜便从绳子上剥离下来了。看似枯燥机械的动作,考验的是耐力和体力。

  当我们俯身想将刚收割的紫菜装进编织袋时,陈时福却笑着制止:“这已经是第六茬紫菜,口感不那么好了,一般不会拿来卖。第一茬‘花水紫菜’才是最好最珍贵的。”

  重回到瓯江口和东海交汇处养殖区域,陈时福感慨颇多。2007年夏天,他和村里其他养殖户因为海水越来越不适宜养殖紫菜,不得不改迁外海作业,缩小生产规模。“这一迁,租金、交通成本、设备搬运装搭费用,每年多出好几万元。”陈时福回忆,当时作为远近闻名的紫菜养殖大村的下社村,只剩下三四户人家从事紫菜养殖。

  破堤通海以来,随着海水交换增多,两侧海域盐度逐渐平衡,村里养殖户也陆续回到大堤北片养殖紫菜。今年,紫菜销售行情佳,“花水紫菜”售价高达每斤100元。

  “前段时间,有几位其他村的村民打电话咨询,想在我们村的海域养紫菜。”陈时福说,不止如此,还有投资人专程来村里考察,希望在斗笠屿附近海区的礁石岛上养殖牡蛎。

  返回下社村的路上,夕阳下,一排排竹竿搭就的紫菜养殖网格分外夺目,各网格间一只只采收船来回穿梭。想必会有越来越多像陈时福一样的养殖户回迁,今后这里会一年比一年更加忙碌。

人与海共生

  海浪不停拍打着礁石,曾在大海里追涛逐浪的老渔民们,如今重新在海边设起蟹笼,放进海里抓青蟹。“一落潮,海涂上四五米长的蟹笼,收获满满当当。”张建海说。

  与张建海、陈时福生活在堤坝旁,日日望着无垠大海,感受“破堤通海”带来的变化不同,李昌达对洞头生态变化的观察则嵌入他几十年的海洋事业里。

  “生态海堤”“破堤通海”“十里湿地”“退养还海”……不到十平方米的办公室,我们一进门就被挂了满满一墙的图纸“包围”了。“生态海沟,宽度大约200米,工期要在半年左右……”已经是晚上,办公室里,李昌达还在忙着电话沟通工程细节。

  李昌达是洞头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很多洞头人眼里,他更像是这片海域修复的“设计师”。正是在李昌达的“操刀”下,灵霓大堤被破开。李昌达介绍,这一年多,他通过观察发现,海域再次贯通有效提升了海水交换、纳潮能力,使得滩涂底栖硅藻等底栖生物大量繁衍,为牡蛎、海螺、泥螺带来丰富的饵料,也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更多向好的可能。

  然而,这离真正为鱼儿让道仍有距离。“我们正准备启动生态海沟工程,要在已经打开的堤坝位置,继续向下深挖,为海洋生物通行缩短洄游路程的同时,给它们腾一条更宽敞更舒适的通道。”李昌达介绍。海沟建成后,工作人员还打算在里面放置生态浮标,监测水动力、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用数据了解海洋生态修复的进展,好为下一步修复谋划思路提供依据。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未来整个洞头蓝湾整治的方案:打造“十里湿地”,在霓屿种植千亩红树林、百亩柽柳林,形成全国唯一的“南红北柳”生态交错区,构筑潮间带;建设“生态海堤”,将15公里硬化海堤修复成为“堤前”湿地带、“堤身”结构带、“堤后”缓冲带,形成滨海绿色生态走廊;开展“退养还海”,全面清退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传统网箱,推动传统渔业向都市休闲渔业转型……在环境提升的同时,带来发展新动能。

  “未来,我们计划创建海洋研究院,针对洞头的生态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难题,用科研找出路。”李昌达告诉我们。

  返程路上,途经破堤通海的入口处,挖掘机声隆隆。远处的海面,几艘赶海归来的渔船正向着岸边驶来,近处的滩涂旁,笑语盈盈,渔家孩子和城里娃一起分享着拾贝捉蟹的乐趣。我们可以想象,这湾正在“苏醒”的碧海,蕴藏着更大的可能。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5 那片海,正在“苏醒” 2022-02-24 浙江日报2022-02-2400007;浙江日报2022-02-2400008;浙江日报2022-02-2400009;23852140 2 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