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打造“省域典范” 彰显“人大担当”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研讨会观点综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深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为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典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浙江“重要窗口”的担当作为,2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研讨会,10位来自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省人大机关和县(市、区)人大领导同志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逻辑脉络、时代内涵、人大担当、基层实践、媒体责任等展开系统深入研讨,深刻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新实践,打造学习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高地。

  一、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和逻辑脉络

  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实现路径。

  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洪开开谈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民主的论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新理念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这一新理念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积淀和支撑。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攻击和渗透,为这一新理念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必然性。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认为,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所揭示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明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通过制度设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全方位地民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次,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表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进程就是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全过程性地不断完善发展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民主的过程。

  浙江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蓝汉林表示,从理论逻辑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所进行的鲜活探索,是中国人民民主实践逻辑发展的必然。从历史逻辑看,在追求“真正”民主的过程中,中国实践结合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为发展全面的、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做出了不懈努力。从现实逻辑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建构。

  二、不断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认同和实践支撑

  浙江人大始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履职全过程各方面,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

  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表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浙江大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桐乡开展第一次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试点。乐清市实施的“人民听证制度”,加强人大监督,扩大基层群众的有序参与。浙江省推行的“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将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决议、监督、评价等诸多环节,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轨道上来,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诠释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戎雪海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地方立法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路径,贯通链接立法前、中、后各个环节,探索建立地方性法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瞄准“民生之忧”,通过公开征集、靶向征集、动态征集、深入调研,拓宽渠道问需于民。畅通“民意之桥”,不断健全机制、积极搭建平台、增强互动交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完善“民主之链”,坚持普法先行、执法同行、维法后行,贯通全程问效于民。

  萧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立明说,萧山区人大以“民意表达”为撬动点,完善民意表达平台,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率先启动开发区人大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有处说”;选优配强代言人,优化代表结构,充分保障代表知情权,积极开展代表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说得准”;落实全过程监督,强化监督刚性,重点突出跟踪监督,通过提高建议办理满意率反哺参与积极性,努力让人民群众“说管用”。

  三、切实打通践行路径,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省各级人大和相关单位的共同责任,要切实打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效路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人大在省域典范建设中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洪开开建议,要在保证选民参选率、切实维护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当好开路先锋;在打造全国有影响、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名片方面当好开路先锋;在深化人大数字化改革、数智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当好开路先锋;在打通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群团组织协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高效路径方面当好开路先锋;在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究和宣传高地方面当好开路先锋。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院长助理郑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点在“全”,关键在“过程”,前提是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结构观。对此,从宪法基础看,宪法规范内容提供了体系性的宪法规范基础。从方法基础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展开提供了方法论。从人大职权结构看,人大的宪法职权和工作内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指导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职权基础和工作结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是其中结构性要点。从组织结构看,上下联动、增强新时代人大工作整体实效,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组织保障和实效体现。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空间载体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郎友兴说,要推进人大制度运行的两类空间载体的建设,一是实体空间主要有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站等。二是虚拟空间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等。需要对已有空间载体的民主元素进行巩固与加强,拓展新的空间载体,尤其是社区这个空间的打造,并在制度化包括法制化上下功夫。

  对党媒来说,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也是组织和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应有之义。浙江日报全媒体政治新闻部主任沈建波从媒体责任角度提出党媒要当好“四个角色”: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播者,理直气壮地宣传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重要实践和深远意义;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者,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记录者,浙江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中的每一步跨越,都要有浙江日报的及时呈现和深度解读;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者,强化新闻监督职能,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成为集聚和表达民意的平台。

  基层人大因为数量、规模都比较庞大,其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更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浙江传媒学院社会治理传播研究所所长王国勤说,要把握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贯彻落实成果。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发展,实现迭代升级。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将涵盖人大内部和外部的众多分散的协商平台、组织、资源、机制和功能融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将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打造“省域典范” 彰显“人大担当” 2022-02-23 浙江日报2022-02-2300004 2 2022年0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