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要闻

以四个“实”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

  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吹响了新一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部署落实的集结号、冲锋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是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承载和体现,其最终的落点是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过上富裕平安、幸福健康的生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先于全国。在优化县域医疗健康资源布局和推进系统资源整合方面尤为突出。从城市医院与县市医院紧密合作的“双下沉、两提升”,到“山海”提升工程;从全面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到开展“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地方试点”,都与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保持高度一致,给全体城乡居民带来更加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福祉。

  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浙江扎实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统筹“六医”协调发展,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重点切入,在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上不断创新。近年来,省委出台了县域医共体建设文件,省人大作出了促进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的决定,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20余个配套文件,在关键点上有了新的政策突破和制度安排。

  浙江作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已将200家县级医院、1160家乡镇卫生院组建成162个医共体。改革实践表明,我省医共体建设推进工作踏实,体制机制转换深入,建设成效明显,百姓实惠良多。特别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台救灾医疗救治等处置工作中,有效整合利用所有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得了更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扎实构建好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细化、量化、闭环管理”的工作要求,在智治、精密、机制上下功夫,在系统性变革中求实效。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实际,我认为建好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要从四个“实”出发。

  一是在丰富资源供给上,要紧扣县域医疗卫生,把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体制机制做实。通过人事、医保、投入、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突破和落实,真正促进医疗健康资源的有机整合。在县域医共体层面,实现总院与分院人、财、物的充分融合,形成高水平县级强院与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一体发展,创新实施医防结合、业务协同、信息互通、服务连续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供给模式。

  二是在促进区域均衡上,要聚焦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把医疗卫生新“山海”提升工程做实。通过打造省、市医学高峰,建设国家和省域医学中心和医疗中心,整体提升全省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同时,以“双精准”为要求, 提升13家省市三甲医院新签约的32个山区海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以全域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为要求、以减少病人外流为目标,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有同质化、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

  三是在创新服务模式上,要完善“健康大脑+”体系建设,把数字化健康服务做实。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构建健康大脑,建设未来医院。围绕服务流程优化推进数字赋能“最多跑一次”;围绕慢病管理实现“云医+名医+家医+护理”服务联动;围绕机构社区居家医养护协同搭建智能终端应用场景;围绕自我健康保健方式养成创建自助式医疗保健系统和建立个人健康门户。

  四是在满足服务需求上,要补齐“一老一小”短板,把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做实。强化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建设,创新实施“口福”“眼福”等老年健康专项行动。以孕产妇、新生儿最低死亡率和妇幼儿童最优保健管理为主要目标,着力打造母婴安全最安全省份。创新建立同质同标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推进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加快构建预防、治疗、康复融合贯通的全民全程健康服务链。

  【作者为省卫健委原副主任】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8 以四个“实”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 2022-02-23 浙江日报2022-02-2300012 2 2022年0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