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川越”千里
打造东西部协作金名片

  共同富裕,全国一盘棋。对口工作正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1年来,绍兴市扛起使命担当,以“排头兵”的姿态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山海协作工程,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拓展与对口地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高标准打造对口工作和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绍兴通过前后方联动,统筹调配资金资源,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深入推进对口(协作)地区产业平台共建、乡村振兴共推、民生事业共享等工作,打造了一张又一张的对口工作“金名片”,携手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川越”千里

打造东西部协作金名片

  “川越”千里,无问东西。

  绍兴和四川相隔万水千山,却因东西部协作结下深厚情缘。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后,2021年绍兴和乐山开启东西部协作新征程。

  技能改变命运,匠心筑就梦想。这句话,已深深刻在17岁少年刘利园的心中。刘利园就读于乐山市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海亮集团班”,毕业后他面临两个选择:通过考试到高职院校深造,或通过企业的技能鉴定到绍兴的海亮集团工作。“无论走哪条路,我都会努力学习技能,用双手改变一生。”

  为了推动浙江、四川在人才、教育、劳务方面的协同发展,绍兴和乐山启动“蓝鹰工程”,通过“产教融合、校校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制度创新”等方式,东西联合精准培养蓝领“雄鹰”,实现学生高质量培养、企业高质量招才、学校高质量办学,打造东西部协作的一张“金名片”。

  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东西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绍兴在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文化交融等方面全方位协作,打造了一张又一张东西部协作的金名片。

  为了让当地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绍兴和乐山打造“东成西就”医疗品牌,围绕当地医疗资源最紧缺、群众需求最迫切的方面开展合作。诸暨-沐川东西部协作神经外科在沐川县人民医院挂牌,改变了当地神经外科重症病例全部转到上级医院治疗的历史。上虞中医院抽调两名推拿、针灸骨干中医师赴金口河区开展医疗帮扶,让特色鲜明的中医诊疗惠及百姓。越城区援川医生牵头在马边县人民医院成立“慢病专家工作站”,让当地的慢病治疗与健康管理走上了规范化、一体化的道路。柯桥-峨边东西部协作“产后康复中心”成立,为峨边当地宝妈带去福音。

  乐山和绍兴都是拥有众多传统美食的文化名城,两地合力打造了东西部协作“越嘉有味”文化品牌,成立了由诸暨次坞打面、嵊州小笼包、乐山跷脚牛肉、马边抄手等两地特色美食组建的小吃联盟。由次坞打面、跷脚牛肉和魔芋奶茶组成的“越嘉有味”壹号套餐已在乐山正式上线,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为两地群众创业就业提供了新平台。

  为了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绍兴和乐山还计划组建“绍乐共富”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广绍兴“五星3A”迭代升级、乡村振兴先行村创建等先进经验,帮助乐山市“三县一区”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的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探索一条脱贫与致富无缝衔接、东部与西部模式借鉴创新、乡村与城市一体融合的乡村共富道路。

  此外,绍兴还在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爱心公益等方面发力。2021年在结对地区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2个,引导69家企业赴结对地区投资。帮助四川脱贫人口到绍兴就业2187人,积极建设就业车间,帮助脱贫人口就近就业4577人,到其他地区就业1495人。开展“五进五专”十大行动,打好对口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组合拳,已帮助结对地区销售农副产品近3.3亿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捐资助学、慈善公益等,捐款捐物超3200万元。

“山海”共舞 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

  缔结“山海情”,念好“山海经”。

  2021年以来,绍兴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加快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谋深抓实平台建设、产业合作、乡村振兴等工作,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2021年4月,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和开化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框架协议,成为全省新一轮首个签约的山海协作“产业飞地”。

  据悉,该“产业飞地”位于绍兴滨海新区,面积1500亩,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建筑装配一体化等新兴产业。“我们找准‘山’与‘海’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长,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2021年7月,全省首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清华大学TUS装配式建筑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利用清华大学先进的科技优势,打造装配式建筑领域标杆,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3500万元,为两地带去丰厚的回报。

  绍兴在开展山海协作中,将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作为重中之重。目前,绍兴已有4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完成签订,运营多年的“江山-柯桥”山海协作产业园也迸发出强劲的动力,实现省考核“五连冠”,正朝着“百亿级”山海协作产业园昂首迈进。

  乡村振兴,是绍兴推进山海协作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这段时间,江山市华夏村党总支书记夏武军很忙碌,村里正在火热建设一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能直接带动村民就业30人,每年还可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夏武军笑着说,这个数额达到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的70%。

  绍兴柯桥区和江山市开展山海协作以来,华夏村受益匪浅。以现代农业项目为例,柯桥区不仅支援了120万元的援建资金,在项目规划设计上也给予了指导和帮助。2020年,村里投资300多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柯桥区援助146万元用于雨污分流、路面白改黑、休闲广场建设等民生工程。

  引进了项目,改善了环境,夏武军惊喜地发现,原本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流。村子越来越热闹,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华夏村的蝶变只是一个缩影。2021年,绍兴在山海协作中共建了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覆盖村庄整治、公共服务配套、农业产业发展等,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

  柯桥-江山、上虞-景宁、嵊州-青田3个“消薄飞地”2021年已拨付返利资金780余万元,带动177个薄弱村“消薄”增收。浙江海丰花卉在江山市建立100亩花卉基地,嵊州市在青田县建立香榧种植示范基地并捐赠3000余株香榧苗,均成为帮助就业、迈向共富的生动案例。同时,绍兴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已累计帮助衢州、丽水销售农副产品3581万元。

  随着2021年越城区与衢州市开化县、新昌县与衢州市衢江区两对省定结对关系的确立,绍兴已实现全市山海协作省定县域结对全覆盖。

  一台“山海”共舞、携手同行的好戏,已拉开帷幕。

携手共富 提升对口地区群众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绍兴在开展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中,瞄准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有效提升对口地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绍兴的浓浓暖意。

  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坚持教育支援优先,聚力打造“鲁迅教育”援疆品牌,让优质教学资源惠及更多师生。引导两地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结对活动,两地学生通过参与“同步课堂”及“云班会”“云交友”“云过节”等活动,真正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厚植到每个青少年的心里,画好中华一家亲同心圆。绍兴市全额援建的新疆阿瓦提县5所学校的录播教室完成验收并正式投用,实现了该县城区学校录播教室全覆盖。这是绍兴助力当地建设数字课堂和智慧校园的主要载体,也是深入推进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的重要阵地。

  绍兴援青工作组在工作中发现,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适龄学生还未开展窝沟封闭项目。“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容疏忽!”工作组立即与绍兴市卫健委沟通协调,最终敲定由绍兴市口腔医院免费提供全套诊疗设备、器械和耗材,4名援青医生负责实施的方案。2021年9月8日,援青医生首次为60多名学生免费进行了窝沟封闭。“看到孩子和家长的笑容,我们觉得这事件很有意义。”援青医生纷纷表示。

  绍兴援藏工作组念好“实”“全”“暖”三字诀,大力推进产业援藏、教育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和“三交”工作,2021年共完成项目97个。如在西藏比如县羊秀乡落实绿萝花和贝母规模种植销售项目,每亩地每年可以给群众带来5000元以上的收益。

  绍兴驻辽源工作组启动绍兴黄酒原料万亩糯稻种植(辽源)基地项目建设,在助力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从源头保障绍兴黄酒的高品质。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东辽黑猪全产业链项目在辽源市东辽县落地运行。项目以“飞地养猪”的模式,将2000多公里外的东辽黑猪引入绍兴及周边市场,在帮助农户增收的同时,让绍兴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大饱口福”。

  点滴的关爱,汇聚成幸福的暖流。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绍兴和对口地区勠力同心,携手开创美好明天。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川越”千里
打造东西部协作金名片
2022-02-08 浙江日报2022-02-0800007;浙江日报2022-02-0800008;浙江日报2022-02-0800011;浙江日报2022-02-0800016 2 2022年02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