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24家博物馆发行数字藏品贺新春 让传统文化更出圈

  春节临近,2022年集五福活动于近日正式启动。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集五福活动出现了“数字藏品”的身影。其中,浙江省博物馆首度携“虎文物”——唐代的越窑青瓷虎枕参与集五福活动,给全国网友送上“虎福”。用户在参与集福过程中,可随机获得这张特别的浙江文物彩蛋卡,点击还可以查看详细文物历史和馆藏介绍。

  据悉,此次共有24家博物馆(院)借助鲸探发布源自“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及“镇馆之宝”的多款3D数字藏品,借助数字技术共迎五福、恭贺新春。

  “区块链+”,

  赋能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年轻一代是拥抱数字技术的主流群体,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如果年轻人能参与进来,那么文化行业尤其传统文化真正受益于科技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今年以来,数字藏品在国内外形成了一股潮流,其本质是数字化的“文化产品”,为文化及IP产品创造了数字化的新消费形式。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尝试数字化转型,选择发行数字藏品以探索数字文创的一种新形态,实现文物与当下的互动和共振。

  蚂蚁、腾讯、百度等国内科技公司瞄准时下这一趋势,纷纷推出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其中,鲸探是这一潮流中涌现的头部平台,其与文博行业合作较为紧密,已推出广受年轻人喜爱的诸多数字藏品,其中不乏“越王勾践剑”等爆品。

  小辉是一名30岁的数字藏品爱好者,“越王勾践剑”就是他得意的数字收藏之一。“我一直在关注鲸探上的各种数字藏品,此前也抢购到了很多热门的藏品,最让我心动的就是春节期间的宝藏计划002期,我计划在1月30日抢购那5款虎文物数字藏品。”

  文物历史成为小辉的新谈资,在他看来,越来越多人买数字藏品,一些原本知名度不算高的文物也开始被更多人了解、喜欢,年轻人离中国古艺术更近了。

  区块链的技术引入,让数字藏品有了价值锚定。区块链上的藏品是数字和虚拟的,每件作品有唯一的、不可更改的数字权益,将作品与它的创造者、收藏者永久地连接起来。

  正如中央财经大学在《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报告中指出,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有三大作用:规范数字内容标准、明确数字内容的权利归属、完善数字博物馆建设。因此,数字技术是促进文化保护好、传承好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藏品、历史文物与数字收藏、数字资产有着天然的契合。从“束之高楼”的馆藏珍品到“触手可及”的数字藏品,不仅盘活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激发了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表达,同时将传统文化产业可能性边界外移,成为促进文化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活起来”的载体。由此可见,数字藏品开辟了文化产品创新的新路径。

  数字藏品,

  瞄准传统文化数字化重塑

  眼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藏品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藏品也更加多元,新形式的藏品和审美也使得爱好者群体更趋于年轻化。

  据鲸探介绍,目前平台上的数字藏品品类丰富,锚定优质文化IP、艺术品等实物价值,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同时,鲸探数字藏品对发行方、发行内容均有准入门槛和全链路审查,只有满足条件方可上链发行。

  为了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鲸探上的数字藏品,不仅把文物所代表的文化特点和故事内涵更好地呈现出来,同时还抽取文物中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用风格化设计表达古文物的前世今生。也正是这样的多样化艺术表达,让数字藏品蕴藏着的隽永文化传播得更快、覆盖面更广。

  对文博单位来说,藏品的数字化及数字化之后的版权保护是探索数字藏品等文创新形态的基础。被年轻人认可的博物馆数字化文创产品,将成为博物馆的“引流”利器,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早在去年10月21日,鲸探(此前名为“蚂蚁链粉丝粒”)就发起宝藏计划,助力文旅业以数字藏品为载体,推进文创新形态发展。并且,鲸探还推动数字藏品这一文创新形态与实体经济结合,深入公益、体育、旅游等多元化场景,让中国文化能更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为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打开想象空间,实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

  “我们希望借助数字藏品这一载体,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文旅数字化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焕新注入科技力量,助力传统文化符号穿越时空,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鲸探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24家博物馆发行数字藏品贺新春 让传统文化更出圈 2022-01-28 浙江日报2022-01-2800017;浙江日报2022-01-2800015 2 2022年01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