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记者走进普陀展茅街道黄杨尖村——

海岛村里寻文化

  本报讯 (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王哲莹 共享联盟普陀站 张泽楠一) 黄杨山脚下,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绿树掩映下的书店、艺术馆吸引着往来游客,广场上村民围着桌子写对联……近日,记者来到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不见冬日的萧瑟,眼前尽是美丽乡村的文化风情。

  黄杨尖村,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统。如何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2020年以来,该村委托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整体规划打造,盘活闲置农房,引进文旅融合新业态。

  一见面,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辉便热情邀请记者游览村庄。一路上,村道宽敞整洁,房屋修葺一新。“原先这里都是闲置农房,公司出面收储翻新后交给第三方经营,根据业态、入驻时间,给予经营户不同的政策优惠。”刘辉介绍,引进的业态由公司统一管理,实行“保底经营、按营业额分成”的联营模式。

  “这里除了看书,还能体验活字印刷、古法造纸等。”走进古色古香的元一书坊,一面比人还高的“字墙”令人印象深刻,“字墙”上整齐摆放着一个个活字。在店员的指导下,记者从“字墙”上找到想要的字,动手拓印,一滚一拓间,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来体验非遗项目的游客络绎不绝。”27岁的元一书坊老板殷实说,越来越多的游客爱上了这个文化空间。

  “黄杨尖村老一辈几乎人人会酿酒,我们就将废弃的碾米厂打造成酒坊,传承酿酒工艺。”第二站,刘辉带记者来到无忧酒坊。顺着浓郁酒香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缸缸正在酿造的新酒,白灰砖墙上绘制有传统米酒的酿造工艺。“咱们展茅观音米,配合山泉水,酿成了黄杨尖特制米酒。”工作人员马军正忙着将包装精致的米酒、年糕、冻米糖等装进礼盒。“最近每天要打包100多份,送往各地。”说话间,酒坊主人丁娇娇又接到了订购电话。

  刘辉告诉记者,目前黄杨尖村已收储闲置农房30套,引进文旅融合新业态并投入运营的有20余户。2021年,黄杨尖村共迎来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休闲旅游产业收入1000万元,蹚出一条共富路。

  临走时,记者闻到一阵令人垂涎的香味,原来是思乡农家乐的特色菜——糯米鸡出炉了。“这两年,村里人气旺了,我们就改造了自家老房子,经营农家乐,一年能增收10多万元!”54岁的思乡农家乐老板徐文素话语间充满干劲。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海岛村里寻文化 2022-01-24 23674581 2 2022年01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