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上铁地产携手西站枢纽,焕新杭州“城市会客厅”

高铁上盖开发肇启站城融合新篇

  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杭州西站枢纽作为与亚运会同期绽放的配套项目,无疑将是“敞开大门迎世界,天下从此重杭州”的又一力作,更是完善杭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轨道上的长三角”重要节点的民生工程。

  位于杭州西站枢纽站房东西落客平台两端的雨棚上盖开发综合体(又名“上铁·云城港湾”)是国铁集团和浙江省政府“路地合作”的全国首个新建高铁站上盖开发标杆项目。“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要以卓越的品质、过硬的成绩向亚运会献礼……”该项目负责人说。

  据悉,该项目着眼城市发展的远见与未来,开拓性地提出“站城融合”模式“中国方案”,淬聚中国建造的巧思与创想,“造物”于高铁轨道垂直上盖空间,同时运用空中立体连廊交通组织,让项目与杭州西站站房、立体交通系统“全域互联、无缝接驳”,形成一座独具匠心的“文、商、旅”复合型文创街区空间。

  站中有城、城中有站,雨棚上盖综合开发的落位宛若棋盘上的关键胜负手,赋予杭州西站站城融合核心区更有温度和魅力的封面立意与场景价值,让这里不再只是商旅往来的交通枢纽,更是寄寓乡愁、迎客天下的杭州“城市会客厅”。

  站城融合解码城市

  让世界从此“忆江南”

  近年来,高铁对推动城市区域发展的价值愈发显现,城市的扩容与生长,让“站”与“城”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促使现代铁路客站不再是功能单一的交通枢纽,而是演变成满足旅客复合型场景需求的城市综合体,破解“站城融合”需求的时代命题,成为新一轮高铁枢纽建设的焦点。

  在强化交通枢纽能力的同时缝合铁路对城市的割裂。在传统大型站场布局中,乘客进站和换乘都需要绕到站场最外缘,旅客行走距离过长,且重要的是站房与城市的接触面被大量的进出站人流所阻隔,站城的联系与站自身的主要流线形成对冲和矛盾,这也是为何很多高铁站中即便站城空间距离很近,但联系依然不足的重要原因。杭州西站将两个站场拉开28米,拉开空间与传统的城市通廊共同组成十字型站内综合交通系统,建立纵横交错的站城联系网络,又在十字交叉中心设置了中央垂直交通系统(又名“云谷”),人流可从地面层直达候车厅,在提升杭州西站交通效率的同时,让出了宝贵的站城界面,使城市功能真正与站房“零距离”衔接。

  提升站房核心区场所空间价值打造站城一体化格局。传统铁路客站区域内的综合开发多与站房水平布置,致使二者联系不够紧密,杭州西站创新性地在雨棚上盖开发空间引入了办公商业和酒店功能,使综合开发项目和站房立体叠置,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实现空间价值的复合增效。同时,杭州西站开创了国内第一个在铁路红线内实现不动产三维确权登记开发模式的先河,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和机制基础。通过建立雨棚上盖综合体与客站站房之间的空间融合联系,实现“站”与“城”空间要素的重构,让高铁站房褪去了单一“候车厅”的烙印,开始与城市融为一体,在繁华熙攘的枢纽之间呈现一座超越想象的“云端港湾”。城市的文化、商业、办公、旅游、出行等生活要素在这里完美融合、平衡有序,以高铁速度对望城市生活脉动,以枢纽繁华激越一城华章。

  “铁路匠心”薪火相传

  奋楫担当初心使命

  站城融合综合开发项目不同于传统商业地产开发作业,需要克服的“制度难题、设计难题、施工难题”都是可能卡脖子的现实困难。接到项目开发任务后,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上海铁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上铁地产”,下同)与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各取所长,携手一致”,抽调专业骨干组成项目联合开发团队,并成立杭州上铁西站枢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杭州上铁”,下同),快速投入这场攻坚克难的硬仗之中。

  面对筹备时间紧迫、工作任务繁重、协调单位众多、几无先例可循等困难,杭州上铁开发团队接续共和国铁路工匠精神,狠抓问题的“牛鼻子”,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的奋斗底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时代担当,在短短3个月内超前完成从“一张白纸”到“设计稳定”至“审批完备”及“方案落地”,向城市交上了一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首战捷报。

  “杭州西站雨棚上盖开发项目是公司‘站城融合’与‘路地合作’的首个示范项目,未来我们将会从‘开新局’变为‘新常态’。”当笔者还在为这座革故鼎新的开发项目惊叹之时,杭州上铁负责人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强强联合的背后是实力的付出。据悉,上海铁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迄今已深耕地产开发领域28载,开发足迹遍布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打造了春·江·花·月·叶“五大产品系”,“铁路工匠”“高铁品质”早已成为这家公司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是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余杭区政府为了保障杭州西站枢纽(高铁站房、站场、动车所等)及附属综合交通设施和周边城市区域开发建设而成立的专业开发公司,在三生融合、综合配套与站城一体开发领域具有“国际视野、高点定位”的战略与人才储备。

  继杭州西站雨棚上盖项目后,杭州上铁有望继续为城市带来更多标新立异的匠造之作,践行“缝合城市、盘活土地、重塑内核”的站城融合开发使命蓝图。

  以人为本谋篇布局

  书写都会时代华章

  近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积极落实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意见,按照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铁路客站十六字方针,抢抓市场机遇、勇担时代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创新引领布局“站城融合”发展版图,深入探索与实践“铁路土地集约化开发利用”与“城市扩容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间的交融益彰之道。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和美好人居、高品质空间塑造的要求下,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对“人本”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作为“站城一体”开发模式的根本驱动力,如何从更高层次的人本需求和多样化人群空间体验的角度重新审视站城一体化开发的规划设计,不再只是创造高品质空间的“物理场所”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推动城市空间与人文要素和谐共生的新契机。

  如在杭州西站枢纽综合开发建设中,“云谷”不止是中央垂直交通系统,解决站内人流组织的集散问题,同时也是疏朗通透的流动观景台,杭州山水生态美景、云城科创蓬勃朝晖、西站高线光影律动全部尽收眼底。而通过云谷垂梯可直达的雨棚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不仅在建筑空间落位层面思考与高铁站房实现“融汇贯通”,同时更研磨如何从人文美学维度实现与杭州城市精神与文化的“同频共振”。从“展翅欲飞”的江南韵味外立面建筑肌理到与站房连接的空中公园漫道、“‘国铁’与‘国潮’”主题景观平台、“‘文创’与‘文艺’”屋顶花园等开放空间艺境,无不于细微之处流露该项目对和鸣杭州千年文脉、肇新美好场景生活的“深思熟虑”。

  “未来,我们希望这里不止是商旅人群和杭州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更是向世界展示杭州城市文化与实力的‘桥头堡’。”杭州上铁负责人向笔者介绍道。

  初心不改,这是来自历史的回响,继续前进,这是面向未来的宣言。作为“站、城、人共同体”综合开发模式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上铁”广大干部职工深知只有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才能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上铁行动”答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高铁上盖开发肇启站城融合新篇 2022-01-21 浙江日报2022-01-2100006;浙江日报2022-01-2100007 2 2022年01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