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前沿

BIM技术、沉浸式体验……超炫科技助力杭州亚运会

数字亚运 科技上新

  云上建设一座一模一样的场馆?足不出户即可在“现场第一排”观赛?为全程赛事打造一道道网络防火线?

  杭州亚运会就在眼前,近日记者走访多家亚运会场馆,观察到不管是场馆现场,还是赛事后方,科技都上了新。

  且看杭州是如何发挥“数字之城”特色,让亚运会赛事插上前沿科技的翅膀。

  云端空间的

  双生模型

  时间回到一年前,在杭州的运河体育公园国球中心体育馆施工现场,除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还有一个虚拟的“云上中心”在同步进行。

  “从‘一张白纸’到竣工结顶,我们使用BIM等数字化技术,给场馆在云端搭了一个‘孪生兄弟’。”“国球中心”建设负责人说,场馆与参数模型从一出生就已经生长在一起,可以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实时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它可以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所熟知的杭州嘉里中心、杭州南站等重要地标的建设,均有这项前沿技术的身影。

  “国球中心”的外观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鱼腹形”双曲面鱼鳞状金属幕墙与菱形玻璃鳞片幕墙交相辉映,就像一块放大版的玉琮,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玉琮馆”。

  新颖独特的造型,带来的却是施工定位上的挑战。场馆建设负责人告诉记者,“国球中心”顶部网架空间异形狭小,专业系统交叉繁复,传统的二维图纸无法通过直观的可视化进行设计优化深化工作。

  BIM技术使“琮”逐渐演变成一个鹅卵形形体。简单来说,随着手指在键盘敲击,输入设计逻辑、建立数理计算模块、设定几何约束等方法一项项完成,从而生成外形体及幕墙表皮,使表皮的肌理呈现复杂的关联性、动态性、非线性、渐变性等特征,勾勒出整个建筑的优美“丝滑”光顺感。

  另一方面,“国球中心”屋面网架存在大量钢结构网架、金属屋面二次钢结构、周圈钢结构连接等设施,屋面工程专业交叉多且复杂。BIM的协同工作模式是将众多的专业设计数据集成于一个模型中,工程建设中间发生的大量设计协调以及由此产生的过程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让项目管理者对设计问题一览无余,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了解自己专业相关交界面环境。在模型中工作界面按照专业合同分包范围进行划分,并进行归属属性定义,通过协同平台的交互机制分配到各专业实施管理人员。

  据了解,场馆建设前,还可以使用BIM技术预先建模,包括场馆、周边、通道、赛时的交通,甚至赛后利用都能设计。

  “杭州亚运村的媒体村部分地块、运动员村地块,就是现场根据BIM成果导出的套管图提前预埋,减少了后期开洞,大大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场馆负责人说。

  观赛体验的

  智能帮手

  对于观众而言,判断一场赛事的质量,关键在于激情的观赛体验。

  以往传统的观赛形式无非是在现场“远眺”、抑或是跟着导播镜头在屏幕前观看。观众一定有过这样的苦恼,“这个分数是怎么得的?”“那位运动员为什么被判犯规?”……看不清或者来不及看导播镜头外的某些细节,容易错过某些精彩瞬间。在智能化的今天,现场的观众能否打破座位局限,畅快观赛?屏幕前的观众能否突破四方束缚,身临其境?

  “下一代沉浸式智慧观赛新体验”方案,就是为了追求无限接近人体最舒适的观赛体验。

  试想一下,当你打开手机等智能设备,点开中国男篮的比赛,现场第一排观赛视角即刻呈现在眼前,不用买票可享受最佳位置。主视角、教练席视角、球星视角,让你轻松看懂战术分析。个性化多种语言解说,能带给你别样的观赛体验,如果你想学习杭州话,还有杭州方言解说可供选择。当你想给观看加点乐趣,各类端口帮助实现朋友互动、答题互动,实时畅聊比赛内容,寻找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球时的乐趣。

  杭州移动亚运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全景相机在场馆内多场景部署,现场采集8K超高清直播画面,实时拼接后经高速率、低延时的5G网络传输到直播平台,分发至终端观看。赛事体验与智能技术齐头并进,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流畅、清晰的现场比赛,观赛体验感有了质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观赛视角还可基于全息捕捉技术实现子弹时间效果。如果你看过《黑客帝国》,就会对里面的“黑衣人”记忆犹新——直接观感上,在他做出动作的一瞬间,时间如同停止了一般。如果观众能够逐帧观看某一段赛事画面,那是多么炫酷的大片体验!

  在亚运场馆内,观众可以将手机或AR眼镜对准赛场,实时看到赛事资讯和热门赛点等滚动信息;另外,通过AR眼镜扫描场上运动员赛服,还能实时查看和了解该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等资料和比赛相关情况,避免了“脸盲”的尴尬。

  网络世界的

  赛事“保镖”

  亚运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盛会,也是新技术的秀场,更是网络空间攻防对抗的较量场,从官方网站到票务系统、转播系统、计分系统等,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靶心”。

  随着云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出现,网络安全的边界不复存在,无论内网、外网,只要是链接网络的设备都能成为风险隐患,也就是说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机等设备也能成为让网络安全“长堤”一击即溃的“蚁穴”。

  2016年,里约奥运会网站遭遇到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流量峰值高达500多Gbps(千兆比特每秒)。这样的攻击会导致目标主机网络和系统资源的耗尽,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从而使得目标主机根本无法为用户提供任何服务。

  事实上,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的网络攻击背景复杂、原因繁多。杭州亚运会共有53个比赛场馆及设施58个,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多个地市,这意味着,网络安全保障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浙江省。

  广泛的场馆分布和深入应用的新技术对网络安全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如何筑牢这堵看不见的“墙”呢?积极主动防护是核心所在。

  杭州亚运会可以说是全面拥抱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大型体育赛事典范之一,在亚运官方合作伙伴中就有5家来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亚运会的信息系统结构复杂、体量庞大,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很难确保系统的安全,因此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九维五星”网络安全场景化保障体系应运而生。

  其中,“九维” 是指专业化统筹设计、实战化防护体系、全面化网络保障、迅捷化应急响应、弹性化安全管控、精益化分析研判、系统化流程闭环、智能化安全协同、生态化分工协作九个维度。这一根据多轮的大型攻防演练实战化攻防场景打造出来的防御体系要求,远高于以往传统的基础防护标准。

  “杭州亚运会准备的是秒级应急响应场景,但我们要做到的是,用不到它。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所有的风险都处置控制在应急响应以前,这也是‘九维’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杭州安恒信息高级副总裁袁明坤说。

  实战化防护体系离不开“实战”经验的积累。在去年7月的“韵味杭州”测试赛中,亚运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一次练兵,应对僵尸网络、木马、蠕虫病毒等“僵木蠕毒”的应急演练就是“实战”的内容之一。

  记者了解到,这次实战模拟完成了预警到快速应急处置至应急完成的全流程,不仅检验了应急流程的连贯性、合理性,还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检测了赛时监测设备及时有效发现风险的能力,并为后续场馆应急工作提供了原型模板。

  除此之外,面对安全服务防护场景的不同变化,亚运会还有一套定制专属的云网协同、大数据统筹、物物安联、智防兼备和全天候服务的“五星”场景化一揽子网络安全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多云安全融合、安全态势全感知、空天一体化物联网安全防护、城市安全智慧运营,让全天候全栈式服务渗透到网络安保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亚运会‘零失误’,让数字亚运安全且精彩。”杭州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说。


浙江日报 前沿 00008 数字亚运 科技上新 2022-01-14 浙江日报2022-01-1400006;浙江日报2022-01-1400009;23639546;浙江日报2022-01-1400014;浙江日报2022-01-1400018;浙江日报2022-01-1400011;浙江日报2022-01-1400012 2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