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上下合力描绘非公企业“产改”蓝图

南浔:让更多产业工人有作为有地位

  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南浔工匠”,赵双锁完成了职业上的“多级跳”。

  在湖州市南浔区,像赵双锁这样受益于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的优秀工人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当地“产改”之风在企业落地生根,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从社会地位的提高,到技能水平的提升,再到医疗住房、文化服务等全方位的政策倾斜,南浔区总工会正按照中央、省委和湖州市委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务实重行,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南浔样本”。

  强化思想引领

提升向心力

  新年伊始,在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朱高展、钱学良、吴丽英、蔡晓锋等4人,凭借着进公司这几年来的努力,被推选为入党“红苗”对象。

  “我们要把党员普通职工培养为技术能手,把非党员技术能手培养发展入党,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产业工人队伍。”在“富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朱火江看来,把优秀职工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壮大党员队伍,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公司还为他们分别指定了骨干老党员作为联系人,从操作技能、业务管理、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一对一培养。

  以党建为引领,为更好地调动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从2020年起,南浔就启动实施全区非公企业“红色工匠”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自入选该区首批“红色工匠”培育名单以来,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责任工程师孙阎强空下来就会向导师请教质检方面的技术,然后自己钻研。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质检部掀起“技能热”。截至目前,该区已培育“红色工匠”100名,其中8名党员被评为“技术标兵”、9名升级为“首席技工”、15名升级为“南浔工匠”、2名升级为“浙江工匠”。

  去年以来,几本书、一群人,聚在一起诵经典、谈感悟,这样的场景,在南浔各企业屡见不鲜。不久前,在久盛地板车间内,“南浔工匠”、党员金文杰就从身边事讲起,以特色化、互动化宣讲形式,第一时间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基层,引导每一位工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扬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

  此外,南浔区总工会还以“最美家风领企风”为载体,引导企业弘扬“家文化”,为职工设立正能量家风家训,多渠道打造职工“精神富有”工程。

  提升整体素质

激发创造力

  南浔,身处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据不完全统计,当地拥有规上企业1100余家,34万多从业人员中,产业工人占据八成以上。

  如何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成了南浔“产改”工作的关键。从2018年开始,南浔区总工会就联合人社局等部门开展“千名技能人才”培育选树活动,从全区400多家规上企业的一线职工中,选拔出1000名技能人才,分别冠以“南浔工匠”“首席技工”等称号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些技能人才还将获得相对应的考核津贴,领取时间持续至退休。3年来,共选树“千名技能人才”3747名,发放考核津贴1049万元。

  “没想到我也能领上政府津贴,这给我们工作增添了不少动力。”扎根电梯安装维保行业10多年,怡达快速电梯有限公司的钱江已从一线工人成长为“浙江工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场大规模选树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一线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南浔还设立了20余个以他们本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方式,衍生高技能人才培育链。截至目前,该区共结成师徒2000余对,累计创造效益上亿元。其中,“施文美全国劳模工作室”已培育20多名青年技能人才,团队还一起研发了多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的设备及模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137万元。

  紧盯“成长链”,南浔还把技能培训课堂“搬”进企业车间,设立“流动课堂”“车间教室”,全面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当地还围绕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每年举办技能竞赛。据统计,该区年均开展技能大赛100场,以赛代练、以赛代训,选拔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

  去年,南浔还围绕当地电梯、电机主导产业,与浙江大学合作联合打造了南浔精川智能驱动研究院中试基地。据悉,该基地不仅可以进行新产品研发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更重要的是,可根据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人才实训,为电梯电机产业不断输送优质技术工人。

  聚焦权益保障

增强凝聚力

  “拎包入住”是浙江三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工匠之家”吸引外地职工入住打出的标语。从“工匠之家”的改造到装修,再到增添配套设施和家具,整个过程历时小半年,终于打造出121个房间。

  保障企业职工的住宿,让大家在南浔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政府与企业落实“产改”的一个缩影。“企业食堂应制定每周菜谱,荤素搭配,营养全面。”“职工之家应当设有职工书屋、妈咪小屋(哺乳室)等服务场所”……此前,南浔还在全省首创并发布《企业职工阵地建设与评价规范》,详细规定以“三心”职工食堂、“三安”职工宿舍、“三美”职工之家为核心的企业职工阵地建设标准,关注产业工人身边小事。

  做贴心的“娘家人”,去年以来,全区组织537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职工5.3万余人;化解劳动争议97件,涉及职工205名、金额355.6万元;落实职工医疗互助资金121万元,惠及职工1082人次……这一串串“给力”的数据,一项项“接地气”的举措,让南浔产业工人的日子更有奔头。

  当然,产业工人的权益保障,不仅仅是居有住所、增加收入、不被欠薪,还在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近年来,南浔不断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增加一线职工,特别是劳模工匠、技术工人在“两代表一委员”及“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南浔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人大代表中产业工人有42名,占比达18%;全区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中产业工人占比达56%。

  让面子“撑”起来,口袋“鼓”起来,本领“涨”起来,南浔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打出的这一系列组合拳,正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南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线职工话产改

  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部

  赵双锁

  随着“千名技能人才”的推进,我也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南浔工匠”。“产改”给了我们年轻人更广阔的舞台,我们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了。

  浙江三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拉丝车间

  姚元强

  作为外地到南浔工作的职工,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宿舍,解决了我们的住宿问题,同时还有活动场地。丰富的业余生活,让我们在这里上班非常安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南浔:让更多产业工人有作为有地位 2022-01-13 浙江日报2022-01-1300007;浙江日报2022-01-1300005;浙江日报2022-01-1300009;浙江日报2022-01-1300011;浙江日报2022-01-1300012;浙江日报2022-01-1300014;浙江日报2022-01-1300015 2 2022年01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