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深读

让乡村文化人才
留得下用得上

  制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什么?是人才,乡村最缺的是一批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真管用的文化人才。

  萧山的文化管家项目,抓住了人才这个关键问题,着重补足人才短板、增强服务专业水准,激发文化生机活力,提供了一个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可以说,文化管家最大的示范价值,就是在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服务总量、对接农民需求、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化管家的另一个具有示范价值的亮点,是在社会化运营管理的格局中,实现了与文化总分馆制建设的有机融合。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实行社会化运营管理,不能导致其游离于当地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文化管家的实践,一方面强化了区级文化总馆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服务援助等功能,另一方面使得各个乡镇和街道的分馆与总馆的纽带更为紧密。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之外,要有更多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社会化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文化管家还要在服务主体的迭代升级、用数字化手段消除时空和资源要素隔阂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索,为继续激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造新的经验。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4 让乡村文化人才
留得下用得上
2022-01-06 浙江日报2022-01-0600018 2 2022年01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