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砥砺奋进新征程 实干争先再出发

缙云:奋力争当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冬日的缙云,依旧绿意盎然。

  这是47万缙云儿女引以为豪的美丽家园:绿韵为裳,映照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山水塑形,见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诗画江南,描摹着美丽浙江样板地的独特魅力。

  “砥砺奋进新征程、实干争先再出发,加快建设‘三城三地’,为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缙云而努力奋斗。”2021年12月29日,缙云县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一张争当先行县的宏远蓝图,为缙云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坐拥绵延千年的黄帝文化,背倚流金淌银的绿水青山,作为浙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缙云在过去的5年中,心无旁骛谋发展,精准发力补短板,千方百计扩投资,全力以赴促改革,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适应缙云发展实际的新路子,交出了一份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幸福指数高的优异成绩单。

先行县是什么样?

  保护生态底色是缙云重要政治责任,也是缙云谋求后发赶超的现实需要。新一届缙云县委深刻认识到,必须立足生态这个优势去谋发展、抓工作,才能源源不断地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底色与发展特色有机统一。

  由此可见,缙云未来的发展,必须把绿色产业培育壮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未来5年,缙云奋力争当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为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缙云而努力奋斗。

  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努力成为山区共同富裕的县域样板,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元、力争达到4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5万元、力争突破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走在山区26县前列。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持续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省“四大”建设、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大格局。到2026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200亿元、力争达到220亿元。

  深化改革创新更实。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基本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和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基本建成丽缙高新区、缙云经济开发区两大“万亩”平台,生态工业总产值在全市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到2026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超140亿元、力争达到150亿元。

  生态文明更强。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仙都黄帝祭典和5A仙都的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进一步扩大,“黄帝缙云、人间仙都”金名片进一步擦亮。

  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和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生态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全国领先。

  人民获得感更足。打造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暖心之城。完善落实一系列暖心设施、暖心服务、暖心机制、暖心活动,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暖心之城,让缙云成为青年人向往的创业创新之城。

  争先才能领先,让“躺平式”的干部躺不住、让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把争先作为永恒的主题,以争先的理念、行动、能力和精神实现更多的领先,让每一位干部都成为时代的创变者。

  在此基础上,到2035年,“三城三地”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江南小城,清丽缙云,未来在这片土地上,产业蓬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城乡均衡已成为缙云的鲜明特质和显著优势。

七大行动助力先行县共富路

  “这次大会吹响了未来缙云发展的号角,我们每个人干劲满满。”出席党代会的蔡黎明说:“今后我们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建设好美丽缙云。”

  而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七大行动成为推进缙云人不断奋进的指路灯。

  当前,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缙云把握主要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创新实干,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聚焦工业强县,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生态工业尤其制造业是缙云发展的脊梁,工业强则经济兴、百姓富。必须更加坚定山区县也能搞工业、山区县也能搞创新的战略自信,用好省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把生态工业打造成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加快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5年内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实现50亿元以上项目零的突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做深肖特集团在缙云布局文章。加快构建高质量创新体系,打造更具澎湃活力的浙西南科创高地。营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让每一个创新主体都能感受到专属暖心的创新服务。

  聚焦深化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发挥数字化改革总抓手作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系统集成、高效协同”转变,打造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入推进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植地方税源,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全面推进新一轮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深入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着力营造全社会守信环境,高水平打造信用缙云。

  聚焦扩大开放,融入内外循环新格局。深化开放协作,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持续抓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打造更有国际范的开放之城。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全面融入“省域1小时、长三角区域2小时”交通圈,打造浙西南交通枢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持续释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力争到202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50亿元。加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加快培育新型服务消费。

  聚焦城乡统筹,绘就美丽缙云新画卷。坚持城乡并重、区域协同,全面推进城乡风貌提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生活更幸福。建设新时代花园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绿色崛起,开辟生态文明新境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缙云最大的特色所在,也是实现跨越赶超最大的潜力所在。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格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力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绿色信用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美丽经济发展,加快融入国际旅游市场。

  聚焦文化繁荣,提升魅力之城新形象。文化软实力就是城市竞争力。持续释放不同时代形成的“大洋水库精神”“梅干菜精神”“潜明精神”“抽蓄精神”“仙都5A精神”“五云征迁精神”等“缙云精神”的强大动力,奏响担当实干的最强音,干出改革发展的新境界。全力擦亮黄帝缙云品牌,以更高标准、更高品质承办好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深入挖掘黄帝文化丰富的时代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把黄帝文化打造成缙云最具影响力和标识度的优秀传统文化。

  聚焦民生保障,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群众就业增收,完善落实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擦亮“学在缙云”金名片。高质量建设健康缙云。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站在新时代的风口,缙云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缙云的党员干部将砥砺奋进新征程、实干争先再出发,加快建设“三城三地”,为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缙云而努力奋斗!

  缙云代表这样说

  ◎党代表田李萍

  “今后,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努力推动“支部书记有作为、党员队伍有质量、组织覆盖有实效、基层组织有力量”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以党建领航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党代表周功平

  “缙云税务部门将紧紧抓住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有利契机,以数字化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化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加大税源培植,扩大税收总量,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多税务贡献。”

  ◎党代表李小勇

  “下步,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结合实际,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利用数字赋能深化‘西瓜地图2.0版’,优化人行道停车位和临时疏导点硬件配备,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促进共同富裕。”

  缙云人的干事姿态

  “八个更快一步、八个更进一步”:

  在增强综合实力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成为山区共同富裕的县域样板。

  在深化改革创新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形成高端要素集聚新优势。

  在建设制造之城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打造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

  在建设开放之城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打造丽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先行地。

  在建设魅力之城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提升生态文明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和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

  在提升民生保障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暖心之城。

  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上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努力建设清廉缙云。

  (本版图片由中共缙云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缙云:奋力争当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2022-01-05 浙江日报2022-01-0500006;浙江日报2022-01-0500010;浙江日报2022-01-0500015;浙江日报2022-01-0500013;浙江日报2022-01-0500014;浙江日报2022-01-0500018;浙江日报2022-01-0500019;浙江日报2022-01-0500022 2 2022年01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