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专刊

乐清农行“人才科技贷”助力农业发展

陈蒙知 秦洁娜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近日,在位于清江镇江沿村的山上,一个个黄橙橙的柑橘垂挂树梢,长势喜人,让这大山间的果园充满了活力。乐清市万乐水果专业合作社正组织社员抓紧时机采摘、分拣、包装柑橘供应市场。

  “今年受冷空气和多雨天气影响,柑橘的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预计能够采摘15万公斤,每公斤价格卖到24~32元。”说起自家的柑橘,乐清市万乐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同宙满脸自豪。

  登上海拔200余米的万乐果园,只见每棵树下方均铺设着整齐有序的黑色管道。“果园藏在深山之中,虽然生态环境好,但也给日常管护带来难度。通过这套肥水同灌系统,仅用手机操作即可实现园区内作物自动化植保。”提及果园里的“黑科技”,王同宙娓娓相道自己跟农行间的渊源。

  近年来,乐清农行创新“人才科技贷”产品,与省担保集团、乐清市科技局三方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单户最高500万元的“准信用”贷款额度。在“人才科技贷”名单里看到万乐水果的名字时,该行客户经理蒋统奕第一时间来现场察看果园规模。与王同宙进行详细交谈后,主动为其介绍了“人才科技贷”的特点,并设计融资方案,最终成功办理70万元授信。

  在农行资金的支持和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该合作社在山上安装了长达1700米的单轨轨道车和摄像头,引入可同时携带500公斤物品的履带机,方便肥料运输和果实采摘,减轻农户的劳作压力。同时,建立物联网全过程可追溯视频系统,并注册“万果清”商标。合作社成立之初,王同宙就注重品牌建设,要求合作社所有社员“抱团”发展,按照统一规格进行选种、施肥、销售,并大力推广和应用“三疏一改”、完熟栽培、控根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实施统一的操作标准,科学栽培。

  过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令“万果清”的水果产量逐年翻番,品质也不断提升。该精品果园平均亩产一度达到2000公斤,亩产值2万元以上,去年同期,5万多公斤的红心蜜柚仅半个月便销售一空,瓯柑、红美人等各类水果的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浙江日报 专刊 00024 乐清农行“人才科技贷”助力农业发展 2021-12-31 浙江日报2021-12-3100012 2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