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温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王艳琼 周洛嫣
天蓝、水清、地绿……今年,温州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收获靓丽成绩单。据最新数据统计,温州空气质量优良率98.7%,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2.9%,市域无废创建达标率94.74%,创下近年较好水平。
环境整治,攻坚推进
生态环境关乎民生。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久久为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温州碧水蓝天,今年精心编制印发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了“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全面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大气怎么治,水怎么治,土地怎么清,对应的攻坚手段细化落实。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温州开展“遏反弹,清扬尘”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深入打好碧水澄清战,温州投资“五水共治”,完成14个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水环境质量“达Ⅲ消Ⅴ”行动;深入打好净土清废战,环保部门督导推进场地详查,构建全市污染地块“一张图”,动态开展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在全省“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温州完成7大类494个“无废细胞”创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在明确任务的同时,用新技术手段加速攻坚行动推进。在洞头区,工地、矿山、码头、道路等扬尘污染高发区域,布点在线监测全覆盖;在瓯海区,街道布设黑烟车和遥感监控抓拍系统,实时分析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与此同时,温州迭代升级“美丽水乡云管家”平台为“美丽温州云平台”,融合污染企业智能监管,构建生态环境全要素态势感知一张“网”。
在高效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态势下,温州全力攻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行动,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92亿元,占三年计划投资135%;完成项目80个,占总任务的93%。
环境执法,柔性提升
发现问题,更重在解决问题。温州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过程中,环保执法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根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方案,温州生态环保执法部门发现一处解决一处,同时,聚焦举一反三自查自纠,今年梳理分类出11个重点领域29个子项,190个整改任务共计600个点位,清单化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零行动,圆满完成省委生态环保专项督察迎检。
针对怎么查、怎么改,温州环保执法部门也以优化服务为准则,探寻多条路径。承担全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起草工作,温州累计对1218家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3867次,依法减免处罚39家次。通过推广实施“环保管家”,3800多家企业享受到此服务。此外,温州环保部门与兴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环境守法企业还能优先安排贷款额度、优惠贷款利率,激发企业行业环保自律。
注重执法为民,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温州还实施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市民发现环保问题直接举报,享受奖励补助。目前全市已发放5笔共4.5万元,调处污染举报9944件、同比下降20.4%。
智慧化手段也让环保执法更便捷。据介绍,今年温州建成投用污染企业智能监管平台,联网接入2112家工况监控、372家自动监控企业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执法,成功破获多起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不久前,温州生态环保执法队获评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优异集体。
生态创建,绿色发展
美丽温州,幸福城市,温州一以贯之开展生态环境创建,生态成果呈多点开花的局面。
乐清雁荡山湿地公园,美丽田园、山水秀美;瑞安塘下镇陈岙村,溪流清澈、树木葱茏……温州污染攻坚防治行动从点到面进行,要求结合当地生态资源,注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经过长期建设探索,目前,鹿城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文成县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乐清市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鹿城大南街道和泰顺竹里畲族乡、鹿城樟里村等17个村(社区)入选首批省级低(零)碳镇(村)试点,瓯海电镀园区入选首批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今年温州在污染防治上还强化总量管理,谋划全年减排项目135个。在稳步开展排污权交易方面,目前全市3202家企业成交金额1.61亿元,5000余家现有排污单位完成“十四五”初始排污权核定,2718家企业完成初始排污权核定收费。
“低碳”“无废”成为今年生态环保“热词”。为了开展减排降碳行动,温州生态环保部门牵头编制了《温州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工作专班工作方案》,还开展了工业企业碳账户调查,着力构建全市碳账户体系,为1900多家企业精准控碳提供支撑,完成全市首批7家发电企业碳交易额分配。
引导企业自主提升环保能力,今年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还与兴业银行签订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协定未来5年提供不低于100亿元意向性融资。在优化助企服务上,开展许可事项“多评合一”工作试点,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开工时间。行业整治提升方面,助力完成9个电镀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和23家园外电镀企业提标改造,达到省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