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浙江建设

守护绿水青山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浙江稳步推进垃圾革命迈向新境界

  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垃圾分类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急需破解的发展命题之一。多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一场旷日持久的垃圾革命席卷浙江大地,不断掀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潮。

  “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三年来,浙江以源头减量、回收利用、能力提升、制度创制、文明风尚等行动为抓手,久久为功,到2020年,全省已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省垃圾处理结构更加优化,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在此过程中,垃圾分类现代治理体系不断成熟,垃圾处理设施水平显著增强,一系列彰显本土首创精神的经验模式得以复制推广,共同描摹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垃圾革命浙江画卷。

  今年5月1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场城乡联动、深入人心的“绿色革命”,再次开启了“加速度”奔跑模式,为“重要窗口”建设注入新活力。

全局统筹,上下联动 夯实现代治理体系

  近年来,浙江将生活垃圾治理作为美丽浙江建设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连续4年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建立了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制定垃圾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和评分细则,开展垃圾分类优秀市县评选,形成“比、学、赶、超”激励机制,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健康浙江、美丽城镇、“无废城市”等考核内容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与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浙江先后出台餐厨垃圾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两部管理办法,以及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两个实施方案,强化了城乡垃圾治理体系的有效衔接,解决了城乡接合部垃圾分类难题,形成了城乡一体、互促共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最新出台的《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则从制度层面回答了“源头怎么减、过程怎么分、设施怎么建”等问题。

  以标准建设为指引,推动具体工作科学落地,是浙江生活垃圾治理现代化的一大特点。针对各地标准不统一、设施设置不规范等问题,浙江先后颁布农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地方标准,明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类别,其中,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属全国首次颁布。与此同时,浙江还编制了新建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一次性消费用品管理、商品绿色包装等一批技术标准,为各行各业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提供根本遵循。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包装废弃物明显增多,给源头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

  为适应这一变化,浙江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从生产、流通、消费、分类、回收五大环节强化源头治理。例如,制定推行绿色包装等政策意见和技术标准,鼓励企业生产可循环的包装材料;升级“限塑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倡导四星级以上酒店(饭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推行“光盘行动”……通过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全省进入末端处理的垃圾总量高速增长势头得以明显遏制,增长率由2016年的12.2%下降到2020年的零增长。

  在浙江,垃圾分类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台州打造出垃圾分类“政府+社会、物业+专企”的“四轮驱动”治理模式,强化政府统筹、镇街主责和物业管理责任;萧山将垃圾分类纳入社会治理积分,每季兑换积分,并与年终福利挂钩,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平湖在基本完成城镇居民小区撤点建站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强化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运行,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治理能力……各地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一个面向新发展阶段、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渐成熟。

高端化,智能化 终端处理能力升级

  高端化智能化的垃圾分类配套处理设施,是保障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能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浙江以市、县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垃圾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处置模式,按照“焚烧为主、生物处理为辅、应急填埋为补充”的原则,加快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末梢动能显著增强。

  湖州实现7大类处置设施市县“全覆盖”,将废布条、木料等具有湖州产业特色的“N”类垃圾,全部纳入分类处置体系;舟山通过建设船舶垃圾收集处置、建设危废填埋场等提升处置水平,投资2.27亿元新建、改造垃圾压缩站20座,全部采用固定水平或厢体卧式压缩设备,提高了压缩中转和暂存能力。

  如今,在浙江,累计有137座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在城乡之间,处理能力约9.79万吨/日,实际处理约7.2万吨/日,极大满足着日常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在偏远农村地区,一些太阳能沤肥、快速成肥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为生活垃圾就地处理难提供了多种破题方式。

  风劲好扬帆,弄潮儿立向涛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强省,在浙江,一些排放标准严于国标和欧盟标准的垃圾处理终端设备脱颖而出,也为群众了解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提供了良好载体,成为展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的生动窗口。

  在杭州,占地面积300多亩的临江环境能源工程项目,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200吨,年处理量173.3万吨,处置规模居全国第二。项目整体采用去工业化设计,将绸带轻盈飘逸的神韵,连同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并融入到建筑之中,描绘出“绸带当空,舞动钱江”的意境。

  在宁波,洞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一座晶莹剔透的“蜂巢”,与苍翠的群山融为一体,日处理生活垃圾达2250吨,助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同时,成为市民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工业旅游基地和党建教育基地。

  置身数字经济潮头地带,乘“数”而上,借力“互联网+”、“城市大脑”、人工智能应用等技术,浙江各地积极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全链条精准管理,垃圾分类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如绍兴将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分为源头减量、分类投放等七大功能模块,各模块按照分级、分类、分时的方式,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监管;长兴县垃圾分类监管平台为各乡镇(街道、园区)、社区分配使用账号,借助智能化“指挥中心”,使问题“在平台精准发现,在社区靶向解决”。

创新引领,从容破题 民生工程行稳致远

  垃圾分类,一端连着绿水青山,一端连着百姓的品质生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场大考,也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一次深刻革命。

  从美丽乡村到品质城市,从东海之滨到浙南之麓,全省城镇、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分别达95%、90%以上。以党建为引领,普通群众、志愿者队伍和环保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专业组织力量,凝成了一股绳,创新探索出余杭区“三简三全”、宁波江北区“三导”、湖州市“精准分类”、金华市“两定四分”、温岭市“物业+”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分类模式,“垃圾分类 人人有责”“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的主流风尚。

  新的历史时期,当碳中和碳达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命题,作为一项公益性、社会性、长期性事业,如何使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和谐共舞,推动企业等社会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如何进一步发挥浙江首创精神,助力中国垃圾分类事业行稳致远?改革大省浙江正砥砺探索。

  全省层面,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浙江印发了加快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市探索建立差别化收费机制,引导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成熟。

  台州市积极推广“政府+社会、物业+专企”的“四轮驱动”垃圾分类模式,逐步施行生活垃圾处理差别化收费制度,并建立了完善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场一体化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衢州市引进虎哥(衢州)环境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项目,实现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上门入户收集,日回收量已达到70吨,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参与垃圾治理;在竹产业大县安吉,每年竹子“下脚料”和竹屑达40万吨,该县培育了15家企业,将“下脚料”制成竹纤维板、竹炭和燃料棒,实现了增值收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了新翅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浙江主动拉升标杆,锚定垃圾分类新目标: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浙江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构建完备的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生活垃圾处理各项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实现打造全国生活垃圾治理先行区的目标。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诗意盎然的浙江,交付了令人赞叹的垃圾分类高分答卷,在现实考验中淬炼的集体认知,澎湃起垃圾分类高质量推进的持久动能,并成为之江儿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走向共同富裕的宝贵精神财富。


浙江日报 浙江建设 00022 守护绿水青山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12-30 浙江日报2021-12-3000006;浙江日报2021-12-3000012;浙江日报2021-12-3000019;浙江日报2021-12-3000014 2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