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塘栖:千年古镇换新颜 全域共话绿富美

  “一带江堤翠柳斜,虹桥碧水万人家。”撑一支长篙,浪花划破倒映着云霞的水面,耳畔是渔歌悠悠唱晚;或在廊檐、长弄间穿梭,小舟如织,商贩沿街叫卖着枇杷、水鲜、各色糕点……“塘栖”一词,尽诉古人对于江南水乡、诗意栖居的极致想象。从时光中走来,今日的塘栖,又有了一番新的风韵。

  近年来,塘栖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浙江样板地,内外兼修,全力建设颜值与实力兼具、气质与内涵相称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千年古镇、中国枇杷之乡、“十里梅花香雪海”等金名片驰名中外,城乡环境、产业和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千强镇、全国文明镇、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浙江省生态镇、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等荣誉称号,成为唯一入选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清单的镇级主体。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塘栖正持续擦亮“名山、名湖、名镇”个性地标,打响“中国大运河南源首镇”品牌,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地、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地、未来乡村创建样板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地、美好家园建设样板地,为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添一抹水乡亮色。

生态为先 共绘美丽乡村

  走进塘栖镇塘栖村,可以看到塘超小径穿村而过,水清岸绿,村舍依依,小径通幽。傍晚时分,游人与村民尤爱在游步道上漫步,内心浮躁一扫而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全镇已经从“盆景”变成“风景”。自2017年底起,塘栖镇15个行政村先后确定为全区美丽乡村精品创建村;2020年,创建工作全面完成,总投资2.1亿元,塘栖村等6个村成为省3A级景区村庄,西苑村等9个村成为省2A级景区村庄,塘栖镇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020年度全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考核优秀镇街;丁山湖、京杭大运河(塘栖段)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美丽乡村”水韵风情线——塘超小径,将域内明清江南十大古镇之首的塘栖古镇、赏梅胜地超山、原生态湿地丁山湖等景区串联成线,一期项目获评省级美丽乡村风情线。与此同时,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公路、美丽庭院、美丽企业、美丽人物等系列美丽建设持续深入,丁山湖及塘超小径环境提升工程、塘栖水乡风韵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等重点项目有力推进,一幅“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的画卷徐徐展开。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协调发展促共富的必由之路。塘栖在提升农居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意识,以景点要求建设村落,实现美丽乡村“村村创建”“一村一品”。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如何?百姓用脚投票。2019年丁山湖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景区实现从无人问津到游人如织的完美蝶变;在政策扶持、服务培训、评比竞赛等举措的激励下,塘超小径沿线开办一批又一批农家乐、民宿,今年以来实现营收超5500万元;“网红村”不断涌现,塘栖村仅2020年村集体收入700余万元……美丽风景带动强村富民,强村富民带来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不断拓宽。

  悠悠碧水润塘栖。在下一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塘栖将坚持以水为媒,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等工作,做好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富民两篇文章,深化塘栖美丽乡村“一核”暨丁山湖核心圈规划设计,实施重点区块打造和全域覆盖统筹推进,构建“1+2+X”(1即塘栖村美丽乡村样板地、2即塘栖水乡风韵线和北塔漾绿道、X即各美丽乡村扩面实施区块)框架下的塘栖版美丽乡村平面图。

产业升级 共建美丽经济

  千年古镇,如何焕发新机?

  进入新发展阶段,坐拥生态与人文富矿,塘栖居安思危、趁势而为,直面产业转型、项目招引、城市能级提升、城乡协同发展等现实课题,扬长板、补弱项,以蓬勃发展的美丽经济为城市更新注入强大动能。

  枇杷,是塘栖特色农业的代表作。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蜜相扶。每逢塘栖枇杷节,总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通过枇杷全株利用项目,枇杷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枇杷花、枇杷酒、枇杷蜜等产业产品加速规模化集聚化。近年来,“黄金果”更是搭上了“云平台”的顺风车,与盒马、鲜丰水果、抖音等电商平台合作,开启了“镇长直播”“农民主播”的新模式。2021年枇杷节期间,实现了营业性收入2.19亿元。除此之外,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互促,枇杷产业博览馆作为全省唯一枇杷主题博览馆,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原创舞蹈节目《枇杷鼓》获亚洲舞蹈艺术节非职业组金奖,进一步提升了塘栖枇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创新,是小城市产业转型的痛点难点。塘栖结合“三服务”活动,全力以赴优结构、促转型,近年来建设工厂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项目57个,实现机器换人17项,实施技改项目29个,宝鼎科技等获省隐形冠军企业称号,宝晶生物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升级,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中通物流、鲜丰水果、阿里健康三大招商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龙头作用初显,各村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产业园吸引乡创企业入驻,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承接省市区各项战略规划,放大特色优势,服务保障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大运河科创城建设,做好大运河、丁山湖区块联动开发、整体招商大文章,在山水肌理中植入科创、文创等环境影响低、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功能。

  文旅融合,是美丽产业发展的长久之道。塘栖发挥“节庆”+“产业”的乘数效应,“古镇年味、超山赏梅、塘栖枇杷、水乡开运”四大节庆品牌贯穿全年,“乡愁经济”有了变现渠道。“越夜越塘嬉”夜跑、“湖光山色”音乐会、后备箱集市、汽车影院等系列活动引爆古镇周末和夜间经济,令人流连忘返,相关做法被央视一套、浙江卫视等媒体宣传报道。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的塘栖农文旅品牌化路径研究,发挥非遗联盟作用,组织开展清水丝绵技艺展示和游客体验、传统糕点特色教学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同时,丰富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感官体验。

  前景无限好,未来更可期。塘栖将继续整合要素,提升产业能级、集聚发展动能、做大新的美丽经济增长极。

精神滋养

共享美好社会

  美丽浙江,应是生态生活美美与共。《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这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特征。塘栖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塘栖一小区等4个区块15.1万平方米综合改造提升、2.3万平方米违建保笼拆除以及1万平方米公共空间新增,并成功创建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合理调配城镇医疗资源,健全助学、助医、助困等救助机制,推进老年食堂、适老化改造、安置房建设等社会保障项目,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向镇、村两级覆盖,不断提高域内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同富裕,应是物质精神双重富有。千年发展中,塘栖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形塑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塘栖一手抓文化服务,创新“十万市民学礼仪”、“百位十佳”美丽人物评选等优质活动,打造五星级文化礼堂3个、四星级文化礼堂5个,培育发展各类文化队伍近200支、年均开展文体活动近2400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所、站、点全覆盖,形成百姓身边的文明实践“15分钟活动圈”;一手抓文化传承,以大运河文化和水乡特色文化为底色擦亮文化IP,充分运用域内历史文化遗产,打造何思敬纪念馆、小城市规划馆、运河申遗馆、谷仓博物馆等特色场馆和楠宋文创园等创新平台,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拓展塘北蚕桑、传统糕点、“十大碗”系列美食等非遗文化,让文化的力量历久弥新,融入到城镇的一砖一瓦、散发于人们的一言一行。

  种种成绩背后,什么是塘栖高质量发展的“路”和“桥”?

  人是品质生活、美好社会的共享目标,更是建设主体。塘栖创新村事约定、定责约执、村事约议、民风约规、民情约系、民生约促的“六约工作法”,以“小公约”撬动“大治理”,成功创建省级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与建设的热情。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行“益满塘栖”公益创投、“栖愿汇”四色志愿服务队伍等特色机制,在社会营造助人为乐、弘扬善举的有爱氛围。

  数字,正在让城镇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智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塘栖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区域治理体制机制、方式全流程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数字驾驶舱”框架及整体智治模块不断迭代升级,数字乡村、未来社区建设蓝图已绘,企业与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更加精准、及时、有力的回应,在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中谱写着塘栖篇章。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塘栖:千年古镇换新颜 全域共话绿富美 2021-12-29 浙江日报2021-12-2900006;浙江日报2021-12-2900010;浙江日报2021-12-2900014;浙江日报2021-12-2900009 2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