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医者仁心,跨越山海

——记浙江第四批援青人才、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陈水芳

  浙江、青海,本无太多交集,因为跨越千里的对口援建,而变得心手相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水芳也因医疗援青,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高原小城——德令哈,结下了“山海情”。

  近日,一封患者的感谢信从德令哈寄往浙大一院——

  “两位浙江专家精湛的医术、细心的服务让我感动。你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扎西德勒!”……

  来自2600公里外的致谢,源于两位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专家奔赴德令哈,克服高原反应为这位患者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

  千里救援得以实现,正是因为陈水芳的牵线。2019年8月,陈水芳作为我省第四批援青人才,远赴青海担任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开启3年援青之路。

  使命——

  “戴上党徽、穿上白大褂,就是上战场”

  对于从小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海拔3000米的德令哈是不小的挑战,氧气稀、日照强、降水少、温差大。

  初上高原的不适感,陈水芳记忆犹新——呼吸困难、头疼乏力、食欲不振、失眠……为了尽快胜任工作,他每天坚持走路上下班,强健身体。

  此行并不是陈水芳首次踏上这片高原。2008年,他曾作为浙江省卫生医疗代表到海西考察,当地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期盼,令他印象深刻,也让他多了份牵挂。

  两年多前,当浙大一院领导拨通陈水芳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成为浙江援青医疗队的一员时,他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下来。

  “我是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戴上党徽、穿上白大褂,就是上战场!”陈水芳说,“组织需要就是命令,哪里需要我去,我就随时出发!”

  在与妻儿、双亲拥抱道别后,陈水芳启程来到这片新“战场”。

  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一批又一批浙江援青医疗队员的使命。经过多年援建,这里的硬件设施与诊疗环境已大为改善,但学科支撑和人才培养仍相对薄弱。

  陈水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走马上任后,他积极推进医院管理改革,健全制度、理顺机制,带领团队一起修订完善医院的行政、医疗、护理、应急等方面规章制度60余项。

  在青海两年来,陈水芳“对症下药”提升海西州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帮扶困难群众。去年,门诊量、住院量及技术服务收入等医院核心业务指标有了两位数增长,医院顺利通过青海省首家三级乙等医院复评。

  “陈水芳是一名心有大爱、勇于担当的党员医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浙大一院就是陈水芳的坚强“后援团”,通过捐赠医疗设备、帮助当地医院学科建设,派出专家驰援救治大病患者等方式,共同支持医疗援青。

  初心——

  “把病人当亲人,千方百计帮他们解除病痛”

  每天清晨,巴音河畔,陈水芳上班都会路过海西州人民医院门口那座刻有“精专于业 仁爱于心”的雕塑。

  这8个字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把病人当亲人”,这是陈水芳一直坚守的行医态度。在医院管理中,他身体力行“感动式服务”,要求医护人员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海西群众发现,海西州人民医院真的不一样了!

  在诊室门上,陈水芳带头与其他6名浙江援青医生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病人及家属随时与他们联系。医院还开设了“院长接待日”,听取患者诉求。

  陈水芳发现医院的轮椅很少,并且租借手续繁琐。他自费购买了20把轮椅放在医院大厅,零手续给患者借用。这些轮椅也被病人称为“水芳轮椅”,至今没有丢过一把。

  “陈院长常说,医生除了看好病,还要有温度,我们要多为病人设身处地想一想。”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朝云告诉记者,“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走进每个科室示范起立问候、导诊、接诊等环节。他带头做,我们跟着学,慢慢地养成了仔细、主动的习惯。”

  德令哈市平原村村民马建福有切身感受。去年3月,他的妻子颅内出血急需手术,但因患有血小板减少症,需要输注血小板才能降低手术风险。当地的小医院建议立即送往海西州人民医院治疗。

  到了医院,马建福却面露难色:看病的钱还没有凑足!

  陈水芳得知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那天晚上,直至看到紧急调来的血小板注入患者体内,陈水芳才去休息。之后他又安排援青的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专家进行微创手术,还自掏腰包捐助了5000元医药费。

  “能帮一点是一点。”这些年,他帮的远远不止“一点”,最大的单笔捐款有15万元,那是他获评“浙江大学好医生”的奖金。他把这笔钱悉数捐给了海西州的困难农牧民。他告诉家人,这个奖项代表对他多年援青的肯定,所以把这笔奖金用来帮助困难群众更有意义。

  19岁的女孩马在乃白曾因髋关节恶性骨肉瘤,5年多不能正常行走,当环卫工的母亲花光积蓄,四处借钱求医。陈水芳了解情况后,伸出了援手。今年6月,他联系了浙大一院骨科专家来海西为她做骨肉瘤根除手术,植入浙江援青指挥部捐助的价值7万元的3D打印假体。术后3天,马在乃白就能在助行器的支持下缓慢行走。

  前不久,陈水芳收到一段视频。画面中,马在乃白正拿着大扫帚帮助母亲清扫路边的落叶,虽然步履还略显迟缓,但对于曾不能自如站立行走的她而言,已是重获新生。

  情怀——

  “为海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海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浙江援青医疗队定下的目标,也是陈水芳的心愿。

  在青海的日日夜夜,陈水芳常常思考:留给我们奉献高原的时间非常有限,还能再多干些什么?多留下些什么?

  陈水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医术、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想法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建强医院的人才队伍。

  海西州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呼吸系统疾病易发高发,不少农牧民因为支气管扩张而有痰咳不出,靠药物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

  陈水芳刚来海西不久,便通过无痛支气管镜手术为一位70岁的老人吸出肺里残留的痰液。“我现在不用吸氧,走路也不气喘,10多年来没有比现在感觉更好的时候了!”老人逢人就高兴地分享起这份“畅快的感觉”。

  作为呼吸内科的行家里手,陈水芳不仅运用技术为高原群众消除病痛,而且悉心带教当地医生,提升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

  “陈院长总是手把手教我们。”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宋宇鸿说,“他特别细心和耐心。刚开始,我拿镜子的姿势不规范,他不厌其烦地演示、讲解,直到我学会为止。”

  经过两年多的培养,陈水芳已为当地培养4名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去年共完成100多例无痛支气管镜手术。目前,海西州人民医院呼吸科已被青海省卫健委评为青海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

  为全面提高海西州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陈水芳在医院建立“点单”培训机制,“组团式”帮扶专家团积极参与州人民医院临床医疗和教学。远在杭州的浙大一院等多家浙江省三甲医院也连续派出多批专家团队,对海西州人民医院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培养了多个学科的本土骨干人才。

  “我们为有这样的队友而骄傲!”浙江援青指挥部副指挥长廖帅军说,正是一批批像陈水芳这样的援青干部人才,身体力行擦亮了浙江“援派铁军”的金名片。

  “从陈院长身上,我们看到了浙江援青干部人才的品质——实干。”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钱东去告诉记者,浙江10多年的医疗援助帮扶,已把80%以上三级医院的核心技术“留”在当地,而陈水芳正努力通过数字化改革,把更多专家资源、核心技术留给海西。

  去年,陈水芳参与设计的“一张网”移动信息共享平台获得了软件著作权,海西州人民医院院内“一张网”信息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在“钉钉”上查看病人的就诊信息和检查报告,并随时向专家发出诊断请求。

  在陈水芳的心中,有着更长远的考虑:将来,这张网将以海西州人民医院为中心,一头连接浙江的优质医疗资源,一头覆盖海西州各级医疗机构,线上专家库也能将浙江乃至全国各领域的顶尖医学力量都容纳其中,即使专家不在海西也能实现“长效下沉”。

  1096个援青日子,陈水芳希望自己在这片雪域高原帮的病人多些、再多些,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留给青海……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医者仁心,跨越山海 2021-12-27 浙江日报2021-12-2700005 2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