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分赴三地寻找村集体经济增收高招——
“后进村”成了“后劲村”
本报记者 金春华 李攀 王艳琼 共享联盟云和站 陈雅雯 瓯海站 周坚任 安吉站 卢芷珺
本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冬天,没想到我们赶上的是云和县紧水滩镇大源村的大日子:发放最新一笔玉米订单款。村文化礼堂内,欢声笑语响不停。
“记者同志,帮我们多拍一些现场照吧。”镇党委副书记丁毅也在现场忙碌。他主抓该镇的强村公司,今天除了来“送钱”,还想问问村民明年想种什么,听听村干部准备怎么“花钱”——今年仅“订单农业”一项,强村公司就帮助全镇7个村集体增收约50万元,其中,大源村集体账上,将打进约16万元,创村史纪录。
从“输血”到“造血”,从单一领域破题到综合推进,作为一种新兴的集体企业,强村公司现已成为浙江各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举措之一。全省县、乡、村三级强村公司已有千家,平均每家年盈利200多万元。
2020年11月,浙江印发《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广组建强村公司等做法,并明确一系列目标:到2022年底,全省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基本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底,全省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0%以上。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强村公司为各地增收出了什么新招?带来了哪些收获?近日,记者分赴云和、瓯海、安吉三地,寻找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高招。
走为上计
跳入市场的“大海”
“大妈,你们这儿山茶籽产量很高啊!”
“是的,马上就要榨油了。你们有机会来尝尝。”
门内热闹,门外也是一片忙碌。大源村六七名村民正在村文化礼堂门口广场上翻晒山茶籽。通过与村民的攀谈,我们得知,大源村今年预计可产山茶油5000公斤。眼下油还没榨,四成已被预订,收购价每公斤96元。
“我们这里农产品质量好,但山高路远,产业起不来,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丁毅指着眼前层层叠叠的山峦说道。3年前,紧水滩镇成立强村公司,帮助各村因地制宜搞产业,大源村主攻“订单农业”,供需两端终于“对上了话”。
在飞涌而来的订单、拿到手的分红激励下,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终于越过阻碍发展的重重“大山”,跳入市场的“大海”。今年,村里提供的订单上,产品从3个增加到近20个。一个简单的展览室内,我们看到了茶叶、大米、山茶油、蜂蜜等多种产品。
产品是走出去了,新的挑战又来了:老百姓的思路怎么“走”出来?
“村集体经济要发展,产品质量可不能差。”在丁毅眼里,村民们乐意参与并努力学习现代化生产方式来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比单纯接几个大单还重要。
“丁副书记,你看明年我能不能多种点番薯?”大源村口,丁毅被65岁的蒋宝钗拦住了。可在一年前,却常是丁毅拦蒋宝钗。
去年,丁毅请县农技院的专家来教大家如何科学种番薯,自视“老把式”的蒋宝钗怎么都不听,丁毅等镇、村干部好几次做他的工作都无效。直到番薯产量比其他村民差了一截后,蒋宝钗开始虚心请教,成了村里半个农技宣传员。
丁毅告诉我们,这一年中,已经有十来拨市县专家受邀给大家上课了。在大源村采访,我们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有机农业已深入人心,少用或不用农药成为共识,听听子女介绍城里人喜欢什么蔬菜,也成为家庭聚会聊天的内容……
“三十六计走为上”说的是怎么有效转移。在大源村,我们看到的是走进来的活力、走出去的动力。
在大源村转了一大圈,我们发现,村里基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村委会副主任王松福笑着说,全村1900多人,常住人口不到300人,九成以上村民的年纪在65岁以上,自己今年52岁,是年轻的一辈。
但他也是最受村民信任的一辈。“对外要懂市场,对内要懂人心。”这是王松福和丁毅等人总结的一句话。
我们在一户村民家采访时,不少群众闻声而来。有村民看到王松福也在,插话说,“松福,你上次跟我说的事,我儿子认为很有前途。”现场迅速掀起讨论热潮。
原来,大源村今年启动一个现代化规模农业项目,要流转400亩梯田,一开始引发一些担忧。有人觉得签约时间太长,有人担心收益无法保障……王松福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把流转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合同翻译成大白话,还举了周边的案例。最终,流转涉及的签约两天内全部完成。
“他们本来可以在城里享福的,却回来想方设法带着我们赚钱,真的很感动。”72岁的叶梅岳说出了老人们的心声。云和实施“小县大城”战略以来,80%的人口已集中在县城居住,但很多村干部像王松福一样,进了城又回了村,帮助留在村里的老人致富,守护已进城村民们的故园。
树上开花
山坳里摆出大阵仗
短短的马尾辫、干练整洁的职业装、一双运动鞋,邵丽肖在山路上走得飞快,我们几乎跟不上。
冬天本是百花萧杀,这位瓯海强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却要带我们到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体验一下“树上开花”。她说,山坳里场地虽小,但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发展空间一定不小。
我们跟着邵丽肖来到北林垟田园综合体,看到一大片平整翻新过的土地上,村民正忙着播种油菜花籽。
“明年春暖花开,来我们村里看油菜花、尝新榨油炒的菜。”正在除草的村民陈爱和向我们发出邀请。年过花甲,他开始对脚下的土地感到“陌生”:除了种吃的,还可以种“看的”,甚至还可以种“玩的”,按他的话说,“一块田有四五种增收的法子。”
带着我们走村入户的邵丽肖却笑着告诉我们,现有业态还不够多,乡村还有更多“宝藏”待挖掘。
今年,林垟村跨“界”发展,在强村公司策划下,与隔壁的胡坦村一道,开发了一个占地近600亩的田园综合体,先后种上彩色水稻、牡丹、金丝皇菊等植物,国庆假期最多一天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眼下,邵丽肖正在考虑推动村里建一个研学基地。我们在地头碰到几名村干部,邵丽肖干脆在现场召集大家开了一个“田头会”,进行“头脑风暴”。我们作为特邀嘉宾也被拉入会议,并提供了一些宣介建议。
大山深处,锦上村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仿佛世外桃源。
岚院民宿主人倪晨晨正是看中了这一独特氛围。去年,这名90后洞头人跑到锦上村,投资200万元建民宿,以高端民宿整栋出租形式运营。今年7月营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
倪晨晨后来才知道,为了吸引更多他这样的外村创业者“变成”本村人,镇里的强村公司将锦上村集体房屋统一设计、招标,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3年前,锦上村还是个设施不完善的“后进村”,如今已是村道开阔、村居整洁的“后劲村”。
“我们除了用好政策优势,还要借力外面的人才、资金,同种‘共富花’。”邵丽肖和倪晨晨一见面,就开始讨论新的一年如何丰富民宿周边业态,“我们计划设计露营场地,打造原生态的文旅体验。”
2021年,泽雅镇村集体经济总分红预计可达810万元。村集体有了资金,就如有了养料,可以把村庄基础建设这棵“树”培育强壮。
我们来到胡坦村,看到村社安置房建设正在推进,“老吴,新房一定要好好设计一下。”正在查看自家新房的村民吴文銮,听到邵丽肖的提醒后,连忙拿出图纸,请我们一起“指点指点”。看着专业的图纸,我们有点犯难,邵丽肖却很专业地讲了起来。我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我们村很漂亮吧”“下次再来,到我家新房做客!”旁边凑过来的村民向我们发出了邀请。因为胡坦村集体账上有了资金,190多户村民可以住进新家了。这一举措也是胡坦村村庄整体设计调整的重要一环。曾经毫无风格可言的胡坦村,如今有百年历史的木结构老屋区,有统一重建的新房区,村社安置房区也即将落地,终于理顺了肌理风貌。
一路采访,我们感受到一个变化:相比以前村集体发展缺人、缺技术的状况,强村公司带来的专业团队,正助力构建乡村振兴新风貌。
无中生有
不利因素变有利
在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体验了一天物业工作,我们见识了浙江农村“无中生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闯劲和巧劲。
早上六时,天蒙蒙亮,坐上车,安吉天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基层物管员吉荣昌带我们上街。
因为地理条件限制,这个地处安吉最北的村子曾是出了名的“北大荒”,除了人多,别无长处。但如今,高禹一个村,在物业服务和厂房租赁两个领域,已风生水起。
“我们把很多不利因素变成了有利条件。”路上,吉荣昌向我们简要回顾起村史:近十年来,当地集镇快速发展,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天子湖现代工业园不断壮大,湖州一家小微企业产业园落地高禹村,大量企业入驻,高禹村人敏锐发现物业管理这一机遇,就在镇里强村公司等帮助下大胆试水,一把扫帚扫出“美丽事业”。
物业服务主要包括保洁、绿化养护、小区物业、垃圾清运等,村里租出去的厂房也是由村里提供物业服务。今年,高禹村在物业服务领域将创收120万元。
到了集镇上,我们先去查看一片“无中生有”出来的现代化厂房的保洁情况。这是高禹村集体在分析了企业对厂房租赁的需求后,在镇里强村公司支持下,统筹流转农民土地后建造出租的。厂区总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今年将创收250万元。
吉荣昌说:“该项目一开始有人不看好,但我们不这么看,因为我们抓住了风口。”
“在犄角旮旯检查卫生,会不会无聊?”来到禹水雅居社区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地面明显清扫过了。但吉荣昌还是跳下车,跑到一个花坛中仔细检查起来。我们一边跟着他检查,一边忍不住问吉荣昌。
“不会啊,做物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综合性工作,关键还是要看细节。”巡查了一圈,我们一无所获,吉荣昌却在花丛底下发现了一些水果皮。他掏出手机拍照传到微信群。不到5分钟,小区保洁阿姨就过来清洁了。
“我们还会帮业主解决各类问题。”吉荣昌说,村里人相信,只有主动、细心、周到,才能“高”于常人,发现并抓住机遇。
产业要发展,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怎么办?高禹人把年轻的“领头羊”放到一线,边干边学边成长。在高禹村党委书记柯红标眼中,95后吉荣昌接手物管工作两年多,已然成为公司150多名员工的“指挥中枢”和“联系纽带”。
保洁员杨中祥也给予了类似评价。巡查路上,吉荣昌接到杨中祥求助,有些个体户在门前乱放垃圾,他清理不过来。我们还在向杨中祥了解情况时,吉荣昌已经分派其他人来帮忙打扫,还联系上了执法部门、街道办事处,商讨能否推出一些举措,把这些不良行为用制度管起来。
“跟小吉说一件事,他能帮助解决一类事。”杨中祥告诉我们,大家对村里的物业经济充满了希望。
下午3时许,我们来到高禹村的小微企业产业园,看到保洁员正在打扫卫生,保安正在执勤。他们都是本村人,有相当一部分年纪在60岁以上。
这两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村民“荷包”也鼓了起来,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8万元。村里还建起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但不少老人还是闲不住。我们遇到67岁的村民潘如意时,他正在树丛中捡拾零碎垃圾。据悉,他每月做保洁有2500多元收入,家里的7亩地也参与了流转,每亩年收入有700元。
“我们这不叫工作,叫锻炼身体、联络感情。”潘如意笑着说。
“我们村以前是全县就业压力最大的。现在人多成了我们的优势。”吉荣昌的言语间透着自豪。